“你怎么知道?”
“皇姐也知道?”
姐弟二人就这样对视着,好一会才同时点头。
“皇弟,你怎么会知道这件事,这……”
“是皇上自己告诉我的,皇姐难道没发现现在我跟皇上的合作关系吗?”
大长公主闻言点了点头,道;“知道一些,我原本还以为是他骗你,你们的合作到底是怎么回事?”
随后,晋王将他和弘文帝当初如何开诚布公,又如何达成合作的事说了一下。
这里面关于陆杳杳的身份,晋王并没有多说,一来弘文帝不是先帝血脉,这本身就存在大罪,若是被有心之人知道了,怕是会让她也遇上危险。
再来就是,他也担心大长公主心里会对陆杳杳是弘文帝女儿的事有芥蒂。
“怎么说,后面对付镇国公,也是你们两联手布局?”
“是的,现在北部的兵权在我手上,他也没问我要,我倒是觉得可以相信。”
大长公主点了点头,不过还是告诫道;“完事还是小心一点比较好。”
“他有说什么时候,还位给你吗?”
“有,说是等我和杳杳成亲有了孩子之后。”
“而且现在东洲内部也还有许多东西要处理,若是现在让位,恐怕回引起举国震荡。”
别看大长公主一直深居简出,但是对东洲的情况,她也还是很了解的。
对于晋王这样的话,她也是非常认同,现如今确实不是最好的时机。
“说起来,你和杳杳订婚也有一段时间了,打算什么时候把这事办了?”
“皇姐无需担心,我和杳杳已经有过打算,最迟明年年底就能行。”
大长公主再次点头,此时脸上的笑容多了很多。
“杳杳是个好姑娘,有能耐,很适合做你的妻子。”
第563章 ;谈话
姐弟二人闲聊了几句,大长公主又将话题说回到当年的事上。
“既然你已经知晓,皇姐到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当年京城是什么情况你应该也知道一些吧。”
晋王点了点头,那时候他虽然还小,但是周围的气氛他还是能感受到。
“诸位皇兄争斗十分激烈。”
“是啊,不光激烈,甚至还非常危险,就当是京城的一众权贵就分成了多个派系。”
“其中你诸位皇兄各自身后都有,还有一些是保皇派,还有中立派系。”
“后面两个就不说了,就说你那几位皇兄,谁都想获得更多的人支持,从而击败另外几位。”
“加上父皇当时已经卧床,有两位已经动了心思,抢先发动宫变夺下大位。”
“你可知道这两位分别是谁吗?”
晋王摇头。
“赵王和蜀王。”
“赵王就不必说了,你很清楚,从小到大他仗着贵妃的势,没少再宫内飞扬跋扈,别的不说,就你我还有皇上,可都没少挨他欺负羞辱。”
当年的赵王可不是什么好玩意,几乎跟所有的兄弟姐妹都搞不到一起,总是仗着自己母妃是受宠的贵妃,对诸位兄弟姐妹都打压羞辱。
而且赵王也是一众皇子公主中最年长的。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其实在先帝时期,一开始是有太子的,还是正宫嫡长子。
只不过太子身体不怎么好,年纪轻轻就死了,先帝对此十分伤心,所以就迟迟没有立太子。
太子是长子,那这赵王就第二,太子死后,他便是最年长的。
加上太子病故,对皇后的打击也很大,导致后宫都被贵妃把持着,有一个得宠的母妃,再加上又是最年长的,赵王几乎是把未来皇位看成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自然不会看得上其他皇子,而那些公主什么的,再他看来无非就是将来用于稳固自己皇权的联姻工具而已。
这可以点也不夸张,就当年,被贵妃建议嫁出去的公主就有两位,都是用于为赵王谋取好处了。
这一点晋王是知道的。
“蜀王这个人啊,看着闷不声,其实心也非常狠辣。”
“他是诸位皇子中,第一个去自己封地的,并且将自己的封地打理的井井有条。”
“嗯,这个我知道,父皇还不止一次表彰过他。”
“是啊,不过你只知道他把自己的封地打理得很好,却不知道他在自己封地豢养了二十万私军吧?”
“而且他还私底下同贵地的大土司暗中接触,欲效仿赵王,将公主嫁过去,用于获得贵地支持。”
说到这里,大长公主顿了顿,转头看向晋王问道;“你可知道,他选择的公主是谁?”
都问出这样的话了,晋王那还能想不到。
“没错,他选择的人选就是我。”
“那个时候,其他的公主都要自己的母妃和兄长要不皇弟护着,蜀王并不打算跟这些人交锋,所以目标只能选择那些没有背景,没有大靠山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