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杳杳今早就得到了晋王的书信,看望之后,第一时间就赶到了御书房。
原来弘文帝前面发出去的密旨,是从各地调遣将士赶往北面,然后交由晋王统管,再北洛城后方的青原关建立起防线。
镇国公那边他不想管了,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说白了就是想要逼着镇国公投靠北楚,借此机会彻底把罪名扣上。
这样做,他倒是不怎么害怕北楚和镇国公联合,毕竟前面北楚帮了镇国公,结果镇国公出尔反尔,已经让北楚那边有了想法。
就算镇国公投靠过去,只怕也得不到重用。
弘文帝为什么突然这样,一来是被镇国公压迫控制了这么多年,心里恨意滔天,二来现在他手里掌握的实力不小,总是想要亮亮相,出出气。
第542章 ;麻痹
胜利就在眼前,难免会有些急切,而是这一次的事可是会直接关系到东洲未来的局势。
若是拖久了,他也担心北楚和南疆那边会有所动作,届时国内的情况还没有稳定,还要面对一对虎狼。
他实在没有多少信心能稳住东洲的情况。
“皇上,有些事不能着急,镇国公是东洲的毒瘤,现在能有办法无痛驱除,又何必让自己也受伤呢?”
“至于北楚,也打了这么多年了,当年东洲建国之初,他们都没能进一步,现如今怎么也比建国之初好吧?”
对于弘文帝的急切,陆杳杳并没有失望,反倒非常理解。
被压迫了这么多年,收拾掉镇国公,几乎已经成为了弘文帝心里的执念,或者说是心魔。
现如今能有机会彻底清除执念和心魔,急切一点也正常。
“嗯,你说得对,是朕有些着急了。”
“只是先命令已经下了下去,晋王那边可有办法补救?”
闻言,陆杳杳点了点头,将晋王让人送回来的书信递到了王德面前。
王德立马结果双手恭敬的送到弘文帝手上。
待到弘文帝看完之后,沉思了片刻,点头道;“晋王这办法很好,朕现在就再下命令,就按照他这样来。”
随后,他又连续下命令,按照镇国公所求,明面上去五万军士,但是却不去北洛城。
私底下调遣过去的那些军士,隐秘行军,直接由晋王统管,以防镇国公和北楚合作,导致北地无屏障可用。
同时,也暗中让人将北地的一些东洲子民都疏散。
做好随时开战的准备。
几天之后,五万大军抵达北地,第一件事并不是去北洛城报道,而是拿着皇上的圣旨开始疏散北地居民。
镇国公听到这个消息,眉头紧皱。
“咱们这个皇上的,还是这样喜欢演戏,国公爷可听到外面的传言了?”
“都再说皇上爱民如子。”
闻言,镇国公抬头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你觉得他这是在演戏?”
“难道不是吗?”
镇国公摇头道;“不完全是,北楚和东洲这么多年的世仇,现在北楚既然有了动作,他必然要防备着。”
“一旦和北楚开战,整个北地只怕大多数地方都会沦为战场,提前安排一下到是没什么。”
“不过那无人人马至今都没过来北洛城,倒是让我心里有些没底。”
按道理说,皇上派来的支援,到了地方首先是要到主将这里报道,然后有圣旨或者别的什么任务,可以说明,在做决定。
现在怎么人过来了,不先到他这里来,反倒开始执行任务。
“或许是前面北楚来势汹汹,不想耽搁时间吧。”
“再说了,他们人都到了北地,国公爷不想让他们走,他难道还能翻出天去啊?”
镇国公点了点头,他之所以没有动,那就是对北地是他的地盘很自信。
别说区区五万人马,就算再多一倍,他也能全都拿下。
他可是有三十万人,虽然有一部分会被牵制住,但是想要收拾掉这五万人倒是不叫难事。
当然除开自信之外,更多的还是因为这次那五万人虽然没过来报道,但是却有人带着弘文帝的书信以及一些军饷来了他这边。
书信上说的大致意思就是,内乱咱们自己解决,现如今应当一直对外,东洲之地绝对不能落入北地手中。
若是弘文帝只是一味的装模作样,他或许还会多疑,但是弘文帝这书信写得就很直接,一点也没有避讳两人争斗的事。
再配合上北楚和东洲的仇怨关系,不想支持,也还是给了支持,目的就是一致对外。
镇国公得了好处,加上他也很清楚,若是他同北楚联合,手底下的人势必会动乱,到时候会得不偿失。
一致对外好啊,正符合他的想法。
“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好好给本国公盯着他们,若是有别的什么举动,立即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