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时清极给面子地送了一道山水花鸟累丝屏风来,众人面上不显,心底门儿清。
听说新科状元郎和棠家兄妹已经结拜了兄妹,裴大人又与棠家小姐有师生之谊。
绕来绕去,这几个人都是一条船上的人。
不仅如此,那位棠小姐的未婚夫婿还是今年的新科探花郎!
一时间也不知还是艳羡这位棠小姐,还是说她是个会盘算的。
不管怎么说,有状元郎做哥哥,探花郎做夫君,又攀上了裴大人这根高枝,这位棠小姐迅速在上京权贵圈中声名鹊起。
只是这棠小姐为人实在是低调,多少人明里暗里想要结交她,但递出去的帖子都被礼貌退还了。
她声称刚来上京,身体不适,需要好好修养。
一来二去,众人便把目光投向了新科状元郎,以及棠家长子,如今任职翰林院编修的棠墨晚。
两人显然也想要趁此机会打入上京核心圈层,每每有宴请,都是来者不拒。
一来二去,也和众人打了个熟识。
露面的机会一多,便有人发现新科状元郎手里常常拿着一把折扇。
其实他在秋闱中中了解元之后,便已经有人注意到这位徐公子时常带着一把折扇,出没于各大场合。
没想到他成了状元郎之后依然带着这把折扇。
有心之人自然留意起来,这一留意,便发现折扇上画的是一副稚童闹溪图,栩栩如生,画工了得,似乎都能听到那小童畅快的笑声。
有人在筵席上惊讶道:“徐公子这折扇上的画是出自哪位大家之手?”
徐江松摇着折扇,笑着说:“出自我妹妹之手。”
新科状元郎还有几个妹妹?
所以说这画……竟然是出自那位棠小姐?
问话那人惊讶不已,这位棠小姐竟然有如此本事?
看来能与裴大人愿意当她半个老师,的确是有道理的。
于是新科状元郎的义妹擅长丹青一事,便在上京传开了。
一来二去,倒是有人托徐江松与棠梨搭上了线,也想从她这里求上一副墨宝。
先不论此举的确是一个与这些新贵处好关系的机会,光凭这位棠小姐的画艺,的确就已经让人心服口服。
更何况徐江松还愿意在画纸上题上几句诗。
这下好了,诗画双全,哪怕是挂在家中沾一沾状元郎的才气也是极好的。
上京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很快此事便传进了那位长公主的耳朵里。
这位独得陛下偏爱的长公主生平最宠之物有二。
除了她难产三天生下的儿子孙朝洺之外,便是好画。
偌大的公主府里收藏的名家画作,不说上千,也有成百。
据说她三十寿宴的时候,还曾请出五位名家一同作画,为的便是临摹她游湖泛舟的场景。
然而五位名家里有四位做的画都让她不满意。
据说长公主只是淡淡扫了一眼,便将其中四幅画都哗哗撕碎,扔到湖中喂了鱼。
四个名家从此再也抬不起头来。
其中一个回去之后竟是再也拿不起画笔,另一个积郁成疾,早早离世。
剩下两个也从此销声匿迹。
当年此事震惊了整个上京。
有人指责长公主恃宠而骄,羞煞人也。
几个名家甚至联合起来宣称,哪怕是将自己的作品全部焚烧干净,也不会让其中任何一幅流入长公主的手里。
长公主听闻此事之后不屑至极,点评道:“稚儿之作,堪入我眼?”
那些文人墨客被她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却也无可奈何。
毕竟骨气虽然重要,但项上人头更重要。
谁人不知这位长公主乃是陛下护在心尖上的人,或许比他那些不受宠的公主皇子还要重要。
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并不受先帝宠爱。
皇帝的生母只是宫中一位身份低微的婢女,后来因为疾病缠身早早去世,留下一双孤苦无依的儿女。
皇帝幼时性格木讷,也不知道被其他皇子明里暗里欺负了多少次。
在人微言轻的幼年,这位一母同胞的长姐像是护着雏鹰一样,将他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陪他经历太子被废,义王叛乱,最后一步一步将自己的弟弟扶上那个位置。
谁人不清楚,大庆朝虽然名义上是皇帝的江山,但这位长公主跺一跺脚,整个大庆都得摇上一摇。
棠梨的画作在上京流传开来之后,长公主先是不屑一顾。
黄毛丫头的画,能有出息到哪里去?
直到有刻意讨好之人特意捧了一幅美人荡秋千呈到她面前。
长公主这才多了几分兴趣。
技艺称不上是她见过最好的,她收藏过的人物画多如牛毛,各家各派,笔法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