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只等了约莫小半个时辰,武皇的御辇就来到了跟前。
车轮轰轰,马蹄阵阵。
谭昭昭脚底感到了地面传来的震动,一股莫名的威压,直抵心头。
霎时,谭昭昭激动得脸都红了,心砰砰跳,努力睁大眼睛,试图从密密护卫的羽林军中,能窥到一丝武皇的天颜。
可惜,除了金碧辉煌的华盖与雕刻着龙纹的御辇,谭昭昭什么都没看到。
御辇经过,羽林军护卫稍微松散了些。谭昭昭看到络绎不绝经过宫婢与宦官中,一个长得玉雪可爱的小寺人尤其显眼。
谭昭昭一愣,端看他的相貌气度,以及离武皇的御辇的距离,她能基本断定。
这个小寺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权倾朝野的高力士。
高力士生于官宦之家,本姓冯,父亲乃是刺史。岭南流民□□,他被阉了,后来被送到了宫中,得了武皇赏识。
高力士生母姓麦,与谭昭昭的母亲麦氏,同出一族。论起辈分,谭昭昭得称高力士为表叔。
谭昭昭侧头看向张九龄,他神色如常,正看向渐渐散去的羽林军。
张九龄似乎察觉到了谭昭昭的打量,回头笑望着她,道:“走吧。”
两人上了车,谭昭昭迟疑了下,问道:“先前经过的小寺人,大郎瞧见没有?”
张九龄道:“看到了,他年方尚幼,气度就不容小觑,待长大了,定是美男子。”
谭昭昭听张九龄话里的意思,估计他没认出高力士是谁。
韶州府地广人稀,始兴离谭昭昭娘家浈昌县,还有几百里的距离。
谭昭昭离开韶州,因着交通不便,并未与娘家联系。
高力士尚年幼,待在长安安定下来,再写信回娘家询问一二。
武皇年岁已高,尚未发生神龙之变。接下来长安的局面,定会很复杂。
谭昭昭谨慎,万万不敢轻举妄动,免得遭受无妄之灾。
车马陆续前行,到了南边的明德门,谭昭昭掀开车帘看向车窗外,仰起头,望着几乎看不到顶的巍峨城墙,叹道:“哇,好高大!”
张九龄随着她一起看去,终于能进长安了,他亦止不住的高兴,贴了贴她的面孔,道:“昭昭,你冷不冷?”
谭昭昭摇头,笑盈盈道:“我还热呢。”
张九龄笑了出来,道:“我也是。”
谭昭昭见他玉面绯红,像是染了胭脂,吃醉了薄酒,吃吃笑道:“大郎与长安一般美。”
张九龄便去亲她,谭昭昭笑着躲,道:“快快,到我们了,准备好公验。”
前面的马车已经启动,张九龄只能悻悻放开谭昭昭,将公验交给了门卒。
因着乡贡士子的身份,门卒十分客气,随便查了一下,核对了仆从下人的人数,便放行了。
马车驶进城门,谭昭昭与张九龄两人,望着眼前的朱雀大街,皆目瞪口呆。
能八驾马车并行的宽敞街道,笔直平坦。街道两边,则是四四方方,重重叠叠望不到尽头的市坊。
街上车水马龙,却不见拥挤,秩序井然。车辆靠右行驶,行人则靠左。
豪华得如一间小屋子的车驾,被奴仆们簇拥着,张扬而过。
鲜衣怒马的少年郎,骑在骏马上,神情傲然。身后跟着壮实谦卑的昆仑奴,新罗婢。
各种肤色的胡人,神色从容夹杂在人群中。经过的长安百姓并无半点好奇,早已司空见惯。
谭昭昭前世去过全世界许多地方,见惯了摩天大楼的繁华城市,或者厚重的古城。
皆不如眼前长安,给她带来的震撼。
在千年前,盛世的长安。
李白“长相思,在长安”中的长安。
张九龄轻拥着谭昭昭,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息。
两人一路无言,到了崇仁坊附近的都亭驿,即官府经营的客栈。
进了宽敞舒适的客屋,伙计送了热汤进来,刚退出去合上门,外面的暮鼓声,由远及近。
宵禁了。
谭昭昭顾不得满身的尘埃,啊哦欢呼一声,直接扑倒在了胡塌上,高兴地打了个一个滚。
张九龄看得直笑,上前坐在她的身边,问道:“就这般开心?”
谭昭昭趴在塌上,手撑着下巴,笑望着张九龄道:“我当然开心啊,难道大郎不开心?”
张九龄含笑点头,“昭昭开心,我便开心。快起来,去换一身衣衫。”
谭昭昭不想动,被张九龄硬拉了起来,她只能不甘不愿去了。
换了身干净衣衫出来,眉豆同千山,已经将塌几擦拭干净,归置好行囊。
谭昭昭见眉豆正在打开箱笼,往外摆放用具,忙拦住她道:“先别拿出来了,需要用的时候再拿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