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卧房收拾,我扫地,你们擦桌子,好不好?”
“好。”两个孩子都答应。
这处房子本来也就只有一些浮灰,舅甥三人很快就将卧房、厨房、门厅都收拾好了,又铺了床,整理了衣裳,安置了米缸、坛子等等,最后将今日淋湿的被子搭在灶洞前烘烤。
肖喻则在灶台前做饭,他解决了一件心头大事儿,心情格外愉快,晚上蒸了馒头、鸡蛋、咸肉,炒了两个孩子爱吃的土豆丝,煮了甜甜的红薯粥,美美地吃上一顿,洗了澡,三个人总算能够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
“小舅舅,以后,我们还回家吗?”明河问。
“你想回去吗?”肖喻问。
明河想了想,道:“小舅舅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我也是,我也是。”蛋子道。
“弟弟,你是学人精!”明河道。
“我不是。”
“你就是。”
“哥哥,你不要说我学人精,好不好?”蛋子软乎乎地说道:“我们是好兄弟呀。”
“那好吧。”
这两个孩子虽然都是懂事的孩子,但是日日在一起难免会吵架拌嘴,一般肖喻都不干涉,两个人就会自己解决,就像现下两个人又和好了。
“小舅舅,明日我们还卖包子吗?”明河问。
“卖呀。”肖喻道。
“好,那你今日给我们讲故事吗?”明河又问。
“讲。”肖喻道。
“小舅舅,我想听齐天大圣!”蛋子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
明河说出自己想要听的故事:“我要听葫芦娃!”
“我听齐天大圣!”
“我听葫芦娃!”
“齐天大圣!”
“葫芦娃!”
“……”
两个孩子最终剪刀石头布,明河愿赌服输,肖喻便讲《西游记》片断,一直把两个孩子讲睡着了,他也跟着入睡,第二天天不亮,他便起来包包子。
包好了放在一旁醒着。
见两个孩子还睡着,他快速出门,去集市上买了猪骨头,其他商贩还没有出摊,他便没有买其他的,回到家之后,将猪骨头放在水中大火煮沸,小火熬煮。
接着他将一刻钟前和好的面团,放到水盆里洗面,反复洗,洗出面筋和面浆在一旁备用。
接着他拿出储存的豆皮、木耳、海带、粉条、花生进行清洗,这时候包子也醒好了,一直没用的笼屉这时候派上用场了,先放四笼进去,蒸四十个包子。
包子蒸好了,浓白的大骨汤也熬好了,他捞出骨头,往里面加入葱姜、酱油、盐、白胡椒粉、黑胡椒粉、花椒粉、八角粉、桂皮粉、草果粉、白寇粉,然后将洗好的面筋揪成小粒,丢入锅中,接着再加入豆皮、木耳、海带、粉条、花生。
沸腾之后,一边向里面倒入面浆,一边用勺子搅拌,慢慢地让汤变得浓稠,直到面浆全部融入汤中。
一锅胡辣汤就做成了。
肖喻上次给明河做过胡辣汤的,只不过是另一个版本,这次做的胡辣汤是准备卖的。
“小舅舅,你又做胡辣汤了?”明河的声音传来。
肖喻一转头,又看到两个孩子将衣裳穿的乱七八糟的,他无奈地摇摇头,一边给孩子整理衣裳,一边道:“是啊,你们先喝点好不好?”
“喝完,我们就去小码头、卖包子。”明河道。
“今日不去小码头卖了。”肖喻道。
明河疑惑地问:“那去哪里卖?”
“就在这儿。”
明河惊呆了,居然可以不用去小码头,就能卖包子的!
“你们两个先吃。”肖喻给两个孩子装了一人一碗,只是这胡辣汤太烫了,他直接将两碗胡辣汤端到门厅的桌子上,可以凉的快一点,接着装了两个包子道:“吃吧。”他转身去厨房忙了。
“嗯!”蛋子往凳子上爬。
明河也爬。
可两个孩子都比同龄孩子矮,冬季穿的又厚,刚好这里的长凳也高,他们爬不上去。
“弟弟,弟弟,你推我一下,推我一下,我上去了,就拉你,就拉你上来。”明河的小短腿抬不到凳子上面,就喊着蛋子帮忙。
蛋子立马放弃爬凳子,两只小手用力地明河的屁屁。
明河的小短腿一下够到凳子面,一用力爬上了凳子,然后气喘吁吁地坐下,伸出小手:“来,我拉你。”
蛋子一手抓着明河的手,一手扒在凳子上,全身都在用力爬凳子。
嘿哟!
嘿哟!
两个孩子极其努力,极其努力地将凳子扒倒,“啪”的一声,不但两个孩子摔倒,还连累凳子摔倒了,明河转头问:“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