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好看的!小舅舅是最好看!”明河点头。
肖喻顺着道:“小舅舅和小明河都是最好看的。”
明河抿嘴开心。
肖喻整理完毕,道:“走,我们去青石镇望月酒楼。”
青石镇坐落于大靖国的紫塘大运河边,接待南来北往的行人,也生产着周围几十个村子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用。
舅甥二人一路上遇到不少锦秀村的村民,肖喻主动打招呼:“吴婶,杨叔,早啊。”
肖喻并不是锦秀村人,平日都是默不吭声地低头走路,村里人和他都不熟悉,没想到他会主动问好,吴婶杨叔等人还是第一次看清楚他的长相,惊艳之下,对外村人的排斥感一下消失,纷纷笑着回应肖喻。
睦邻也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肖喻一路都热情招呼,大约两刻钟后,他和明河终于踏上青石镇的大路。
他在心里庆幸早上和明河一起吃了生水泡馒头,不然根本没有体力走到这里。
“小舅舅,好多人。”明河长这么大,也就来过两次青石镇,已经没什么印象,但他听村里人说青石镇特别热闹特别好玩,心里一直向往着,终于看到很多人都朝一个方向走,他兴奋极了。
肖喻有些担心明河的身体:“你累不累?要不要歇息?”
“不累,不歇。”明河想要快点进镇,看热闹。
肖喻点头:“那我们继续走。”
“嗯。”
《帝王梦》中不止一次写大靖国是一个架空、富庶、开放的国家,原主记忆中也有一些关于青石镇的模糊影像。
可肖喻潜意识里认为古代生产力不强,青石镇又不是京城,应该有一点点贫穷吧。
哪知道走进青石镇,看到的是人头攒动、罗绮盈动、酒旗招摇的景象,颇有种《清明上河图》热闹之感。
当真繁华啊!
“原来,穷的是我自己。”肖喻忍不住嘀咕一句。
“小舅舅,你说什么?”明河昂着小脸问。
“没什么。”肖喻伸手拉住明河的小手。
明河不解地问:“小舅舅,你拉我手干什么呀?”
“人太多,怕你被人流冲走。”
明河自信道:“冲走,我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明河可真棒。”肖喻却没有松手。
二人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兴奋地四处张望,不时对着繁华景象发出阵阵赞叹。
肖喻好几次看到明河对着板栗、米糕、糖葫芦、糖人等等吞咽口水,奈何他兜里空空如也,只能当做什么都没有看到。
没一会儿二人来到望月酒楼前。
正值饭点,望月酒楼跑堂的张五,肩膀上搭着一条洁净的抹布,面带笑容地迎接每一位进来的食客:“客官,里面请。”
肖喻拉着明河向里走。
“客官,里——”看到肖喻,张五愣一下,旋即观察四周,像是在提防什么人,接着抓住肖喻的手腕,迅速将他拉到一旁,小声问:“肖喻,你怎么又来了?”
第3章
张五是原主的同事,二人一个在望月楼前厅当跑堂的,一个在望月楼后厨当帮工,同样的出身贫苦,所以日常工作中自然而然地就熟悉起来。
肖喻温和回道:“我来用饭。”
张五诧异极了:“姚掌柜给你工钱了?”
肖喻摇头:“没有。”
“那你哪来的银子?”张五是知道肖喻贫穷的。
肖喻没有回答。
张五也不再追问,而是劝道:“就算你有银子,也别来这儿用饭,一顿饭少则十几文,多则十几两,不如买些鱼啊肉啊,自己在家里吃,多划算。”
肖喻明白张五的好意,道:“今日这顿饭必须要吃。”
“你是想借这顿饭,要回工钱?”张五猜测。
肖喻没有否认。
“肖喻啊。”张五语重深长道:“姚掌柜他是青石镇人。”
肖喻问:“然后呢?”
张五望着瘦弱无比的肖喻道:“而你连个亲人都没有。”
“有,我就是小舅舅的亲人。”明河插话进来,小脸极为认真,他就是小舅舅最亲最亲的亲人。
肖喻笑着摸摸小家伙的小脸蛋,道:“说得对!”
得到小舅舅的回答,明河明显开心极了。
张五这才发现明河的存在,道:“你外甥?明河?”
肖喻点头:“明河,打招呼。”
明河立马乖巧地招呼:“见过叔叔。”
“乖。”张五道:“这孩子长得和你一样好看。”
“谢谢。”肖喻笑。
张五言归正转,道:“肖喻,我的意思就是咱们不能和姚掌柜比,你也知道他有一个很厉害的媳妇和八个威武强壮的大舅哥,平时在镇子上横着走,都知道他是因为媳妇管的太严,所以他扣人工钱当零花钱,但没有人敢说什么,只能认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