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地,马车进了皇宫。
一行人下了马车。
聪哥儿本来是不想走路的,可是看到眼前庄重新奇的建筑,是他从未见过的,不由得惊奇起来,不知不觉就跟着走了。
余老太太不停地道:“我的老天呢,这就是天子住的地方,我的老天呢。”
“这就是皇宫啊。”余大厨跟着道。
余桐桐也开眼界了。
一路上余家人不停地观望着,来到乾心殿,就看到雅雅一家子。
“小聪聪!”雅雅唤。
“大雅雅!”聪哥儿跑上前,抱住雅雅。
肖喻问:“陛下呢?”
“和明河一起和大臣议事。”宋三武道。
“那我们就在这儿等一会儿。”肖喻道。
没一会儿,大臣走了。
蛋子和明河出来,一起喊:“小舅舅。”
肖喻先行一礼:“多谢陛下为臣办生辰宴。”
“这是外甥应该做的,以后小舅舅每年生日,朕都办一办。”知道肖喻不喜欢铺张浪费,便又补上一句:“就是一家人一起过。”
肖喻这才点头:“多谢陛下。”
见肖喻和蛋子说完话了,余桐桐带着家人行礼。
雅雅推聪哥儿一把:“你也去行礼。”
聪哥儿也学了礼数,但是他小,重心不稳,一下坐倒在地上。
余老太太夫妇吓了一跳。
蛋子却“噗嗤”一声笑了,亲自拉聪哥儿起来,道:“余爷爷,余奶奶,你们不要客气,今日就是给我小舅舅过生辰,大家就像在水清巷、东南坊一样,都自在一些。”
见蛋子这般随和,余老太太夫妇也自然多了。
肖喻问:“陛下,我们是不是去见见太上皇和太皇太后?”
“再等几个人。”蛋子道。
“谁?”肖喻不解。
说话音刚落,有宫人来通报。
蛋子点点头。
接着外面走来三个人,肖喻一眼认出来了:“袁老爷!”当年他和明河穷困潦倒,去青石镇小码头卖包子,第一个顾客就是袁老爷,后来袁老爷给他介绍活计,才让他和明河安然地度过寒冷的冬天,后来又给他的小河子早食店、小河子酒楼捧场……可以说,袁老爷是他和明河的贵人,他也一直记着袁老爷,准备日后要见一见袁老爷,不曾想会在这儿相见。
“肖喻!”袁老爷分外开心。
“袁老爷,你这几年还好吗?”肖喻赶紧上前招呼。
“你看我可好?”袁老爷还是如从前一般豁达爽朗。
“好,很好。”肖喻激动极了。
袁老爷道:“听说,你如今是萱王爷了,我得给你行礼。”
“别别别。”肖喻赶紧扶起袁老爷。
不过袁老爷还是给蛋子行礼了。
肖喻急急地问:“陛下,你是怎么找到袁老爷的?”
“小舅舅,你可知原州干旱,是谁告诉朕的?”蛋子问。
“不会是袁老爷吧?”肖喻问。
蛋子点头:“没错,袁老爷几年前在京城官至御史,后来不满一些大臣,致仕云游,这次是游到原州,才利用关系,给朕写了折子。”
“原来如此。”肖喻以前就发现袁老爷是一身正气,果然没有看错。
明河道:“小舅舅,我这次去原州,也是袁老爷带路的,我都不认识袁老爷了,倒是袁老爷把我认出来了。”
“你怎么不早说?”肖喻道。
明河狡黠一笑:“陛下说是给你一个惊喜。”
“确实是个惊喜。”肖喻真的非常开心,然后就看到袁老爷身后的两个孩子,一个比明河蛋子小一点,胖乎乎的,一个比明河蛋子大一点,个子高一些,他道:“金大宝,田六!”
“明河小舅舅!”两个孩子一起喊。
明河道:“大宝,还认识我吗?”
金大宝道:“不认识你脸了,但是知道你名字。”
“我脸不一样了吗?”明河问。
“几年前我太小了,记忆都模糊了。”金大宝道。
“是你记忆力太差了。”田六当即拆台:“一篇长恨歌背了半个月,也只能磕磕绊绊背一半。”
金大宝不服气道:“换成短恨歌,我十天就能背好。”
聪哥儿不懂这个,但是他听金大宝的语气仿佛是一口气可以吃三个馒头一样,顿时捧场地道:“你好厉害呀!”
这句话是真心,可是在场的所有人都听成另外的意思,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金大宝横了田六一眼道:“明日把饭钱还我!”
“还你就还你!”田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