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吃惊地看向蛋子:“你说哪个大哥哥?”
“孔十一。”蛋子刚刚听到大哥哥的名字了。
肖喻震惊无比:“孔十一头上有光?”
蛋子重重地点头:“和你一样亮。”
之前蛋子就说过,头上有光的是好人,有黑气是坏人。经过几次验证,肖喻不得不信,眼下孔十一……也就是说那个不苟言笑的孔十一也是好人。
副监察史大人是好人!
太好了!
刚刚陆十二说“有我们在,相信他们不敢再耍赖”,他其实只当是客套话,心里依然担心官司出纰漏。
现下蛋子认定副监察史大人是好人,那么他只要找到状师,正正经经地和姚掌柜打官司,那么一定会胜利的。
他心头涌出喜悦,然后小声对蛋子道:“好,小舅舅知道了,这事儿不能和任何人说。”
“嗯,我只和小舅舅说。”蛋子道。
“小舅舅,弟弟,你们说什么呀,我也听我也听。”明河突然跑过来道。
肖喻吓了一跳,防止明河逼问蛋子,他赶紧转移话题:“我要和蛋子说,刚刚余大厨回家时,桐桐没有醒来,一会儿桐桐可能就要过来了。”
话刚落下,余桐桐就欢快地出现了。
明河顿时不管小舅舅和弟弟说什么了,忙问:“桐桐,你吃早饭了吗?”
“没有。”余桐桐道。
“那我们喝一碗胡辣汤啊。”明河道。
“好呀。”余桐桐愉快地答应。
明河拉着余桐桐去吃饭。
肖喻又拿一副碗勺余桐桐,然后进店里忙碌,见副监察史二人刚刚吃完,他忙上前道:“饭钱就不用了。”
陆鸣笑道:“那怎么好意思呢?”
“没什么的,大家都是朋友。”
一串铜板恰在这时落到桌上。
裴燕礼道:“小本生意不容易,拿着吧。走。”前一句是对肖喻说的,后面一个字是对陆鸣说的,他转身离开。
陆鸣道:“肖喻,铜板够不?”
“够够够。”肖喻道。
陆鸣道:“既然都给钱了,你数一数,不够就尴尬了。”
肖喻真的数了一下:“正正好好的。”
“行,那我们走了,有空吃你做的饭啊。”
肖喻点头。
陆鸣赶紧去追裴燕礼。
肖喻在心里道:“这个孔十一虽然冷冰冰的,但是长得好看,又是个好官啊!真不错!”
远在京城的孔少青打个喷嚏,而正在青石镇的陆鸣追上裴燕礼道:“燕礼,你是怎么知道包子和粥价格的?”
“听到的。”裴燕礼答。
“不愧为裴大将军,耳力就是好。”陆鸣夸完,便问:“那我们现下去哪儿?”
“找那孩子。”裴燕礼道。
一听这话,陆鸣立马正色起来。
裴燕礼道:“花嬷嬷和杨公公消失在宁州,遭遇荒灾,为了活下去,他们应该北上了,其他人在别处找,我们就先在青石镇找一找。”他总觉得那孩子会在青石镇,所以他要重点找。
陆鸣不由得蹙眉道:“问题那孩子出宫的时候才两岁多,虽然和你是表叔侄关系,可是面相上也不太像,又过一年多,早就不知道长什么样子了。”
裴燕礼没有说话。
“花嬷嬷和杨公公也是,怎么一点音信都无了。”
裴燕礼抬眸,看着远方:“说不定花嬷嬷和杨公公已经遇到不测。”
陆鸣心惊:“那孩子怎么办?不会遇到什么——”
裴燕礼打断陆鸣的猜测:“花嬷嬷和杨公公对主子忠心耿耿,就算他们死,也会给那孩子找个好归宿的。”
“你是说?”
裴燕礼道:“一会儿派人打听,最近一年有没有家里突然多个两三岁孩子的。”
“要是没有呢?”
“……”
两人边说边朝水清巷外走。
迎面宋三武正好带着一个状师走过来,他们一起进了小河子早食店。
肖喻见状赶紧迎接:“三武大哥!”
宋三武笑道:“李大状师来了!”
肖喻将店里交给张五几人,连忙带宋三武、李状师进后院,并把余大厨喊出来,几人围在一起说官司的情况。
李状师直接问:“你确定,你没有签其他契约?”
“没有。”余大厨道。
李状师又问:“有没有在其他白纸等等之类上摁手印?”
“没有,我虽是大厨,但姚掌柜钱、菜都把持的很严格,都是亲力亲为,所以我除了签这份契约时,动过笔,动过印泥,这么些年就没有碰过了。”余大厨道。
李状师想了想:“那他可能伪造新契约,还会说你弄掉另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