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铛诧异:“奶奶的意思是一房管一处?”
“是啊,三房已经分家,窑口和十三香的活计也不用那么多自家人盯着,不如就把几处生意彻底分割开。”
铃铛沉默,倒不是她不愿意,而是在考虑该怎么分。
君风起轻笑,提议道:“大伯他们也该回来用午饭了,不如等他们回来一家人坐下来慢慢聊。”
“也好。”
中午本来要说的事到底没说上,因为孟铁锤和孟大海都在辽阳县忙回不来。
一直等到晚上都回来了,大家都吃过晚饭,沈氏才把一家人都叫了过来。
沈氏看着三个比以前黑了,但是更结实有精神的儿子们笑着道:“怎么样,窑口那边忙的过来吗?”
孟大庆笑着道:“已经没有一开始那么忙了,就是一些建房的活,有大师傅看着倒用不上我们了。”
沈氏点点头,又看向小沈氏几个:“作坊那边呢?”
小沈氏几人对视一眼才道:“亲家那边每个月要的量已经稳定了,有刘婶子他们帮忙碾碎调料,我们妯娌三人几天就能忙完。”
“嗯,那你们觉得,一家管一处生意怎么样?”
孟大海几人惊讶不已:“娘的意思是?”
说到这几人又看向了铃铛,不是他们不能一家管一处,而是这些方子都是铃铛的,也算三房的。
沈氏摆摆手:“不用看四丫,就说你们自己能不能管一处。”
“能是能,可是方子都是四丫的。”
铃铛呲牙:“我是孟家的。”
众人的心下一阵暖流,他们只是给了这丫头一个贫穷的家,没想到换来了这丫头真心不说还有这么多的财富。
秦氏笑看了铃铛一眼道:“四丫,你怎么想的?”
沈氏也道:“你这丫头闷在房间一下午,肯定有了法子,说出来咱们一起研究研究。”
“好,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大伯性子敦厚,不如就管窑口,二伯家管理十三香铺子,爹就负责家具铺子。”
孟铁锤一听自己的家具铺子要给三儿子,满脸不情愿。
铃铛轻笑,继续道:“几位哥哥既然要考功名,那以后要是做官了可是不能与民争利的。”
众人一惊,是啊,要是自家儿子做官,家里这些生意可怎么办。
“当然了,那都是几年之后的事了,窑口那边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忙了,附近的红砖青瓦也不如现在卖的好,到时大伯不如大方点直接给了族里,自己留两成利就行,大伯这几年赚的银钱就买有水源的庄子,种水稻养鱼也算是耕读之家了。
大伯娘女红手艺好,我这边给大伯娘也想了一个点子,以后做大了就是大伯娘的陪嫁,以后也不会被人诟病,”
孟大海点点头,他种了几十年的地还是觉得种地更踏实,铃铛这个注意真是想到他心坎里去了。
小沈氏激动不已就想问是什么点子,看看旁边等着的两家,硬是忍了下去。
“至于二伯家管理调料作坊,以后十三香作坊直接拆分开。二伯也买庄子,专门种植各种调料。二伯娘手艺好,不止是十三香,我还会多给二伯娘一些菜谱,二伯娘自己研究着就做成半成品调料,等成了也算作二伯娘的陪嫁,这样二伯家也不愁银钱了。”
孟大河和孙氏点了点头,这样也好。
“至于我爹管理家具铺子的事,爷爷毕竟年纪大了,管理辽阳县一家铺子精力尚可,可要应酬和多开几家铺子怕是忙不过来。”
孟铁锤撇撇嘴,总说他年纪大,他可是还要活四十年的人。
“爷爷不如就当总掌柜的,指挥爹去应酬和四处跑铺子,以后开多少家家具铺子都叫铁锤家具铺子!”
孟铁锤一愣,随即嘿嘿笑了起来:“行,这样行。”
看把爷爷安抚好了,铃铛才继续道:“我准备接下来就去府城买铺子和房子,明年哥哥们考试也有住的地方,大伯和二伯到时候手里有了银钱也去府城买铺子开店,咱们一家也算走出去了。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木工。爹就要去府城管那家铺子,这边有爷爷在,至于娘可以先帮我管理两个庄子。”
孟铁锤挺了挺胸脯:“对,有我在,你就去府城开铺子吧。”
其他人眼里满是期待,去府城生活啊,想想就美。
秦氏轻笑:“你倒是会偷懒。”
铃铛依偎进秦氏怀里撒娇:“我可是爹娘的女儿,你们可不能不帮我,操心太多我可就长不高了。”
“好~娘帮你。”
“嘿嘿,爹也帮闺女。”
第124章 :独木难支
沈氏满意的点点头:“你们怎么看?我觉得铃铛想的很周到,既然孩子们想科考,那咱们也该早早准备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