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就要去翻箱倒柜,给喻商枝找药膏涂抹,被喻商枝一把扯回来道:“我平日里都注意着,哪个郎中手上没有写字、捣药磨出来的茧子,没那么金贵。”
温野菜瞥他一眼。
“怎的,不抹药?”
喻商枝道:“用不着抹药,实在不行……你给我吹吹?”
温野菜忍不住捣了他一拳,当然,没使劲。
两人趁势闹起来,滚到了床上去,好歹是最后想起明日还是坐马车回村,方才刹住车,没真的做到底。
***
回村这日,是个大晴天。
一家人换上新衣,不忘带上大旺、二旺和大吉。
城里这头,留了章志东两口子看家,医馆那边,则是常凌带着小五和小六。
虽然这样他们几人吃不了席,但三伢高中之后,家里大菜都做了好几轮了,他们是温家买来的人,也不惦记再去蹭东家一顿流水宴。
小五和小六更是勤快得很,据常凌讲,这俩人天不亮就起了床。
若不是他拦着,恨不得踩着梯子,连带喻氏医馆的牌匾都擦上一遍。
见城内诸事妥当,喻商枝久违地亲自赶起马车,踏上回村的路。
走到城门时,依例有守城兵问两句话。
“干什么去?”
“带着家眷回村办事。”
出城比进城容易得多,例行完公事,便挥手放行。
只是出城门时,一家人看见城外的景象,不禁齐齐皱起了眉头。
“城外何时聚了这么多流民了?”
作者有话说:
抱歉今天来晚了~掉落20个红包补偿,感谢大家的等待(鞠躬)
——
1、风为春令主气,风邪又为百病之始。——摘自网络
感谢在2023-10-04 23:41:10~2023-10-05 23:43: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浅墨描纸鸢 80瓶;梧悦桐语 6瓶;吧唧一笑 3瓶;蜡烛小皮鞭,催更霸王、落星、小小的等@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一百一十五章
(修)你当真要明日就回城?
他们都有些日子没出城, 着实没想到,除了城内随处可见的流民,城外的城墙下, 也已三两成堆地聚了不少。
城内好歹还有衙门和一些商户自发设的粥棚,亦有几处寺庙、道观愿意收容些流民, 至少给个片瓦遮头。
可城外的这些则全然是风餐露宿,路过时,还能听到孩童的啼哭。
还有一些流民, 会大着胆子在管路上拦住人乞讨。
但是若被守城的士兵看见了, 就会立刻上前驱逐。
喻商枝虽也心软, 可甚至这会儿若是停了马车,说不准会被流民围个结结实实, 若不给东西,说不准连车都能给你掀了。
于是只好冷下心肠,扬起马鞭, 令拉车的马儿加速掠过。
回到斜柳村后,就全然闲不下来了。
先是一家人上了山拜祭温永福和乔梅,算着日子也快到清明。
这会儿来了,清明正日子就不来了。
温三伢留在最后,端端正正磕了三个响头。
自从喻商枝进了门, 他们温家的喜事全然是多了起来,吃喝不愁, 添了孩子,搬去了城里, 现下三伢还一朝高中。
这几日他们听了不少闲话, 据说村里有人请了风水先生, 来看温家祖坟的方位, 也想照着改改自家祖宗的坟头。
对这些说法,他们一家子皆是笑笑就过了。
“祖坟冒青烟”不过是个说法,他们自家人可是知道温三伢在天赋异禀之外,还付出了多少辛劳。
念书还真不比下地种庄稼来的容易多少。
起码下地种庄稼,只要年景上好,来年总归有收成。
可多少人寒窗苦读十几载,依旧没有半点功名。
拜祭过爹娘,余下的时间就开始筹备酒席。
照例请来帮厨的婶子与哥儿们,又从各家借来桌椅板凳和碗筷,热热闹闹地摆了一顿酒。
那道豆腐箱子也由温野菜亲自掌勺,摆上了桌,吃得各家人都说,怪不得现今温野菜是在城里开食肆的人了,这手艺便是比镇上酒楼的大厨也不差什么。
更别提走的时候,还能一人领两块红纸包的状元糕了。
“听说是县城八珍轩的糕点嘞,百年老字号,这一块就要七八文钱!”
“七八文?岂不是这两块都能买好几个鸡蛋了。”
“我得拿回去给我家那小子吃,他现今也在村塾上学,保不齐以后也能考个秀才!”
买状元糕回村,看来着实是个顶好的主意。
不过村里人各自都只能拿两块,和温家走得近的几家人,则是专门包好的一盒。
给许家送去时,难免说起在府城考试的许狗蛋和福哥儿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