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赘婿又在硬饭软吃(389)

作者:菇菇弗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因曹小庄得的是鼓胀之症,肚皮隆起,活像有孕数月一般。

近来愈发没力气走路,却也不能背着,所以曹二夫妻做了个小板车,到哪里都推着他走。

小板车在湿漉漉的地面上轧出一道水痕,喻商枝和孔麦芽出门接应。

看到这孩子第一眼,喻商枝便知,应当是早晨张苗苗来上工时,提过的自家邻居了。

当初张苗苗形容,那孩子年不过六岁,但腹大如斗。

先前去过仁生堂,得了个鼓胀的诊断。

此刻两方相见,喻商枝已是心中有数,而曹二和曹二媳妇看清喻商枝时,发觉这小郎中,简直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年轻些。

但观周身,独有一份沉静雍容的气度,像极了在城里才会见到的大人物,反而令人不敢小觑。

到了门口,夫妻两个搁下板车,牵着艰难行路的孩子上前。

他们二人虽说年纪都不大,可已满脸都是为生活四处奔波的沧桑。

“您应该就是喻郎中了,不知苗哥儿有没有跟您提过,我们是他家邻居。”

喻商枝颔首,“想必是曹二哥和曹二嫂吧?外头天冷,快些带着孩子进屋。”

但因为医馆大门敞开,曹小庄的模样又引人注目,故而还是吸引了一部分人的视线。

添福食肆门口,第一锅腊八粥即将见底了。

此刻正在喝粥的人分为两拨,一拨是当真连件棉衣都没有的城中贫民,温野菜不收钱,要求是要在粥棚里喝完再走。

另外一拨则是来打两文钱粥的普通百姓,还有去而复返,直夸这粥熬得好喝,还想再买的。

不要钱的免费粥,是单独的另一锅,用料都是一样的,只是没和收钱的混在一起,免得被人早早抢光。

何花婶走街串巷,给自己认识的街坊亲戚都打了招呼后,便抓了一把瓜子,也守着食肆打量来往的人。

遇上那种故意换上旧衣裳,想来蹭粥喝的,她就直截了当地把人拆穿,也着实闹出不少乐子。

而不远处的医馆,起初是没几个人在意的,直到刚刚挺着大肚子的曹小庄进去,才有排队买粥的人彼此议论道:“方才那个小子你们瞧见没有,是个男娃,肚子大的嘞,像揣了个西瓜。”

“我从那边过来,还和他们打了个照面呢,那孩子脸上蜡黄,一点生气都没有,我看啊,去医馆也是白花钱。”

“平常是不是白花钱咱不知道,今天倒不是,那医馆外头挂着义诊的牌子。”

“义诊?我以为只有仁生堂会在年节的庙会上开义诊呢。”

“说起来这地方原先不是个茶庄么,什么时候改成医馆了?”

这话题顺着队伍的末尾,一点点传到前头,终于被温野菜听见。

他打完这锅粥,就预备去后头灶房开始炒午食盒饭里的菜了,趁着这时候,状若无意道:“对面的医馆是我相公开的,从今日起往后三日都是义诊,不收诊金,街坊们身上若是有什么不爽利的,自可去找他瞧瞧。”

此话一出,一片哗然。

没想到这两口子如此有本事,一个在这头开食肆,一个在那头开医馆!

连何花婶都顾不上嗑瓜子了,她二话不说,把瓜子皮往不远处的树底下一扔,就抹了抹手,预备回家。

她也没多问什么郎中的医术如何,只觉得这家的夫郎能有这般做菜的手艺,心眼又实诚,夫君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有和她相熟的妇人见她要走,不禁问道:“何花婶子,这是要往家去了?”

何花应道:“欸!”

可没过一刻钟,众人便又见何花拖家带口地从巷子里出来了。

一问才知,她孙子咳嗽了小半月了都没好。

要说小孩子咳嗽,也不是什么大毛病,谁家还没得过了,平日里不舍得花钱找郎中,

但这会儿,可不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何花婶留下一句“义诊不要钱,不看白不看”,就抱着孙子领着儿媳妇往喻氏医馆去了。

搞得其余的人也陷入沉思。

听这道理,就算没什么大毛病,去找郎中把个脉,好像也不亏?

喻商枝不知正有一帮人,已在预备着来医馆体验一把义诊。

此时此刻,他正潜心查看曹小庄的情况。

“你叫小庄对不对?真乖,张开嘴,让叔叔看看你的舌头好不好?”

生病的小儿大都情绪不稳,需要耐心哄着才能配合。

而曹小庄这些年已经见多了郎中,大都是留着一把胡子,一身的药味,以至于现在见了差不多年岁的汉子都会躲。

喻商枝却与他们全然不同,说话也极有耐性。

倒是意外地令曹小庄放下了戒备,乖乖张开嘴,伸出舌头。

曹二夫妻俩都是第一次见自家儿子这般听郎中的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