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子倒是没有多在意此事,不能保举去应考也是一样的。
只是今岁春闱已过,记名参加考试也是明年三月的事,这位公子胸有成竹、根本不慌,照样举办文期酒会、瓷画赏会。
好在府衙大人家中三位公子,长子经商、次子从军,两个女婿也在西北的州郡上任职,所以也就随着三公子,他想办什么都允许。
乌影其实也没来过几回兴庆府,毕竟李从舟每次来都是匆匆路过,就连城中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东西,也都是四皇子告诉他们的。
如此,牵骆驼进城后,带路的人反而变成了第一次来西北的云秋。
他穿着异族的小裙子,脑后的长发全给变成了麻花辫,顶着那顶六棱绣花小帽、脚上穿着玉吐克,似乎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只是张嘴一口流利的官话,听得许多兴庆府百姓一愣一愣的。
云秋问了两个人,就顺顺利利带着乌影、点心找到了三公子举办文期酒会的地方,给上三百文的票钱,就顺顺利利进了园子。
乌影都惊呆了,万是没想到跟着小老板还有这种好事。
这园子跟京城的琼林苑、武林园是一样的,都是私人办的园子租赁给外家,以赚取入园费和摊位费挣钱贴补家用。
西北的园林和中原不同,也与蜀中大异:
这里天地开阔、地方很大,园子进去后很深很大,少花草盆植、池塘假山,有山也是真的有一座小丘伫立在院子中央。
小山丘之后,盖有一座高七尺的平台,平台之上竟然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塔楼,楼两边的回廊上挨挤满各式各样的小摊贩。
再往塔楼后面走,就是搭建起来的大戏台和开阔的大广场,广场上有文辞字画的摊子,高耸入云的古木下,是各种对弈论道的文人学子。
云秋对诗词翰墨不感兴趣,目光也就在几卷所谓孤本的佛经上多停留了一下下——
不过现在李从舟都不是小和尚了,他身边也没带着小钟、不知东西真假,所以他们还是绕回到重檐塔楼的回廊上。
云秋其实注意到了,乌影一进来就盯着回廊上一位卖烤肉的大叔走不动道儿。他掂量了一下自己的荷包,估算出里面大约还有十两之数。
“喏,接着这个。”云秋将荷包丢给乌影。
乌影双手接住后,云秋指了指回廊,“我们分开逛逛?想吃什么你自己买,待会儿我们小山前面见。”
摸着手中沉甸甸的银子,乌影的眼睛一下亮起来:
——该死的西戎,果然还是应该尽快处理掉他们!
然后,他回去就要催着李从舟赶紧跟云秋成婚!
他跟在李从舟身边少说八年了,李从舟这混蛋可从没带他出来逛过这么有趣的地方,还拿出这么多钱告诉他可以随便花!
乌影捧着荷包险些热泪盈眶:这小老板,也太好了吧!
不过感动归感动,他还是记着李从舟的嘱咐,让云秋不要走远、就在这个回廊上活动,他也是一边走一边注意着周围百姓。
好在西北的园子开阔,几乎没有遮挡,云秋带着点心在对侧回廊上走走逛逛,他在这边也能看得很清楚。
于是乌影按着自己的心意买了几样小玩意儿,顺便尝到了他从进来开始就很中意的烤羊肉和糖炒栗子。
那边云秋也接连逛了几家沽酒的小摊,兴庆府和京城不同,在这里卖酒不需要那么严格的酒凭和酒引,民间的私酿发展得也很兴旺。
正因为此,云秋才想来碰碰运气,或许能找到一种特别的酒,带回到京城去做酒楼或者食肆的发家。
前面几个摊位的老板都很热情,甚至还有一个用自家的空酒瓶做了投壶的彩头。可惜他们的奖品都是酒,云秋可喝不了,只能瞧个热闹、听听周围百姓的议论。
听了一会儿逛了一会儿,云秋大概弄清楚了兴庆府的十种名酒分别是哪些,只不过大部分都是京城里有的黄酒和米酒。
唯有一样烧酒是兴庆府独有,几家卖烧酒的摊贩都没有直接摆出酒坛,而是在自己的摊位前摆放下一只大酒缸,缸上用红布包着酒塞封口。
有人买酒时,就给酒塞打开,然后用酒提打酒。
打出来的酒液清如水,很像是明月阁的天醇醉,只是兴庆府的酒香更浓烈,因而都以烧酒、烧刀酒或者某某露命名。
绕了一圈日头渐西,云秋心里也有数,这便准备叫上乌影回西北大营。
结果离开园子的时候,却在外面撞上了个背着小孩、推着板车的妇人,她的板车上还放着一只大酒缸,听声音、缸里是满满当当装着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