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自顾自的把手里的竹篮子放到桌子上,笑着掀开上头盖的包袱:“也不知道家里备了什么年货,我在城里做了些炸货带了回来,有酥肉、蘑菇、豆腐丸子,还有铺子里的五香豆腐干和花生米。”
老李氏看着那篮子里满满一下黄澄澄的炸货,不由咽了咽口水:“这也太多了吧,不过日子啦?”
“这不是过年嘛,再说我们拖家带口的回来,不多备点吃食也说不过去。对了这包袱里还有些烧肉烧鸡什么的,知道您和爹爱吃烧味,孩他爹特意去买的。”
冯氏把带来的东西一一指给两位老人看,然后又拽过炕上的一个包袱:“对了,这里还有给二老做的两身衣裳,先套一下外头这个棉袄,要是不合适的话还能改一下……”
看到那一堆吃食的时候老李氏的脸色已经好了许多,等冯氏递过来崭新的绛红色棉袄时嘴巴更是合不上了,嘴里还嘀咕道:“我这么大年纪了还穿红色……”
“又不是大红,这颜色多庄重啊……”
李氏去厨房转了一圈的功夫,再回堂屋里来,就看到公婆喜气洋洋的穿着新衣裳在和老三一家说笑,心里又气又妒。
绵绵一眼就瞧出了她的心思,看到冯氏只顾着跟两老说话没注意这边,忙扯了扯她的袖子:“娘,大娘来了,你不是还给大伯一家捎了东西吗?”
“哟,看我这脑子。”冯氏起来拍拍脑袋,然后又找出来一个粗布包袱打开道:“想着过了年就是腊梅的好日子了,我给她截了几块布料做衣裳,好歹是我的一番心意。还有块松江布,给大哥和达哥儿做衣裳穿罢。”
不待李氏回话,她婆婆已经拿起包袱里的一块红绸子啧啧叹道:“哎呦,这大红绸子可真好看,上面还有花纹呢。你不正愁腊梅的嫁衣吗,我看这料子做嫁衣就很好,都不用绣花了。”
赞了半天,老太太看向冯氏:“这料子看着也不便宜。”
“这是南边来的料子,听说京城大户人家都用这种料子做衣裳。我也是托人从府城带回来的,这三尺就花了二两银子呢。”冯氏信口开河道。
“哎呦,她一个小丫头哪用这么贵的料子?”李氏摩挲着光滑柔软的布料,心里琢磨着自己已经给闺女买了好几块红布,不行就把这料子留着给儿子成亲用。
冯氏笑道:“腊梅可是咱家的长孙女,她的嫁衣可不好太简薄了。”
老李氏原本跟大儿媳一样的心思,听了这话倒不好再多言了。心道反正老三家的也发达了,大不了长孙成亲的时候再让他家贴补一下。
这么想着,老李氏嘴里也大方了起来,还特意嘱咐了大儿媳一番:“既然是她三婶的一番心意,你就好生替腊梅收着。”
“腊梅姐呢?”绵绵随口问了一句。
老李氏笑道:“在厨房生火呢,知道你们今儿回来,晌午那回特意让你大伯宰了一只鸡。估摸着也该差不多了。”
“那我去瞧瞧,我这里还有好东西给腊梅姐呢。”绵绵找了个由头从堂屋出来,她爷爷一直在抽旱烟,这么冷的天关着门烟气散不出来,她在里头辣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唉,可惜了昨晚刚洗的头发,这会指定一股子烟味了。
一会的功夫,外头天已经黑了。她径直走向厨房,在门口就喊道:“姐,饭做好了吗?有没有要我帮忙的?”
正在偷着啃鸡骨头的腊梅被这一嗓子吓的一哆嗦,手里的鸡骨头一不小心就掉到了灶前的炉灰里。
腊梅惋惜的看了看那块鸡骨头,上面还有好多肉呢。绵绵那个死丫头,就不能小点声?
第133章 四房
绵绵进到厨房里的时候,腊梅正在用火钩划拉地上的炉灰,她装作没看见对方油亮的嘴唇,笑着说:“腊梅姐,你辛苦了。”
腊梅循声看过去,正要挖苦几句,却看到绵绵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小盒子来递给她:“听说你过完年就要成亲了,我给你带了一对宫花。”
说着打开盒子,一对精致的大红色绒花呈现在腊梅眼前,把她嘴里所有的不满都给压了回去。
腊梅伸出手刚要接过来,突然想到自己的手刚才拿过鸡块,连忙在腰间的围裙上使劲蹭了几把,然后才小心翼翼的接过盒子。
即使厨房里的光线有些阴暗,也没有遮挡住绒花的精美。
腊梅爱不释手的拿着一支绒花看了又看:“这花扎的可真好看。”
“姐姐喜欢就行。”绵绵笑道。
她这么大方,反倒让腊梅觉得不好意思起来:“多谢你还记挂着我。”
“自家姐妹那么客套干嘛?对了,我娘还给你带了几块料子呢,我替你看着火,你快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