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不再重要了。”
“我和你母亲的心愿,就是你和婉贞表姐都能好好的。”
“你记得,你明面的嫁妆,姨母会为你出,这份嫁妆是暗地里的,也是你母亲留给你保护自己的。”
安昌侯夫人卢蓁郑重道。
她和妹妹的嫁妆是母亲早早就准备好了的。
当初她嫁入安昌侯府时,她家尚在辉煌,所以,她的嫁妆是全部带走的。
可是,待她妹妹及笄后,她家出了大变故,在出事之前,她母亲便预感到了这一切,于是,匆忙将妹妹的一部份嫁妆送到了她这里。
妹妹嫁进苏府时,当时不方便带太多嫁妆嫁进苏家,于是,只带了一部份去,大部份仍留在她这里。
一直……就留到了今天。
虽说,她看徐流臣是个好的,又父母双亡,和卿卿这孩子也情投意合,卿卿嫁过去后就可以当家做主,应该不会重蹈妹妹的覆辙,可是,妹妹的死还是让她心中有了阴影。
她和妹妹的经历告诉她,钱还是要掌握自己手里才安全!
苏妙卿听完,感受到了姨母和已逝苏母那份厚重的爱,于是,她乖巧地点了点头。
见苏妙卿很是听话,安昌侯夫人卢蓁心里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了笑意:“行了!不说那个了,咱们再看看你的嫁妆,还有什么补充的……”
……
四月十五,会试放榜日。
安昌侯夫人卢蓁一大早儿的便派人早早的去看榜,她和苏妙卿都等的坐立难安,倒是当事人徐流臣不急不忙,稳如泰山。
不多久后,派去看榜的人便骑快马激动的跑了回来,从门口一直高喊道前厅,“中了!中了!徐公子中了会试头名!”
满府皆惊!
还没等安昌侯夫人和苏妙卿回过神,报喜人已经敲锣打鼓的登上了安昌侯府,嘴里还高喊着:
“恭喜安昌侯府溧阳举人徐流臣喜得会元!”
“恭喜徐会元、贺喜徐会元,您高中申酉年会试会元,您大喜了!”
报喜人嘴里像了抹了蜜一般,好话不停。
正青乐得见牙不见眼的拼命给所有前来报喜的人发红包,连安昌侯府的下人都一同沾了喜气,正青发了一份,安昌侯夫人又发了一份。
安昌侯夫人知道徐流臣学问好,却没想到他的才学如此出众。
会元啊!
等殿试时,只要不出意外,金榜题名那是妥妥的。
连平恩夫人知道了也是笑得极为开怀,还拿出不少好东西补贴给苏妙卿做嫁妆,苏妙卿的嫁妆单子又丰厚了些,安昌侯夫人乐得见牙不见眼,为苏妙卿的嫁妆又忙起来。
安昌侯夫人卢蓁在为苏妙卿准备嫁妆,高中会元的徐流臣也在忙。
除了与钱宗元聚了聚后,后来,无论哪位同窗请他出门参加聚会,他都婉拒了。
他正在着急找房子。
一方面,他迫切想要迎娶苏妙卿。
他很担心苏家人会要接苏妙卿回去,只要她嫁人了,他就可以保护她了。
另一方面,老家来信了。
大伯父和大伯母知道他在京中订了亲,都极为高兴,已经动身前往京城来商谈他的亲事了,预计四、五月时就能到了。
收到了信的徐流臣极是高兴,可是,他下一秒想的就是老家的人住哪儿。
他住在侯府,总不好他家的人也都住进来,那会伤了卿卿的脸面的。
对此,徐流臣是万万不愿的。
因此,他迫切需要买到房子,钱他都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就差看苏妙卿会喜欢哪一家了。
于是,在暖阳高照的一天,徐流臣带着苏妙卿去看房子去了。
徐流臣相中的房子有三家。
一家在钟鼓楼附近,小四合院的房子,紧邻国子监。
这家徐流臣觉得小。
苏妙卿在安昌侯府可是一个人住一个大院子的,那间小四合院太小了,卿卿怎么能住得惯呢?觉是在出发前,徐流臣便把这家给淘汰了。
只打算带苏妙卿看剩下的那两家。
一家则在城西,大四合院的房子,前廊后厦,抄手游廊,最重要的是靠近城隍庙,只要走上几步就可以到了,那天吃的、喝的、玩的都有,很是热闹。
他觉得苏妙卿会喜欢。
另一家则在外城,在右安门附近,占地颇大,尤其是它还带个精致的小花园,小花园里假山流水凉亭具有,里面种了不少珍稀花草,花园里还有一颗百年老梨树,现在估计已经开花了,梨花灿灿,香飘似雪。
他觉得苏妙卿也会喜欢的。
果然,苏妙卿在看完两家后,无可救要的爱上了后一家。
两人商量妥当,打算再去看一次,顺便看能不能讲讲价钱时,却发现买主并不只他们一个,在园子里他们还碰上了另一个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