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揣崽后我跑了(女尊)(136)

作者:东阳之风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宫玉珠五岁多,马上六岁。这性子若不能改,危害甚大。

而她性子的成因,有一部分是因为君后的教导。

镇国公忠贞不二,背脊挺得笔直:“皇上此事,关系郦朝国运,万万不可,请三思。”

宫玉珠正发脾气,见镇国公第一个冒出头,大声训斥:“来人,镇国公以下犯上,拖出午门斩首。”

朝政变局之下,总有几个要流血的大臣。

除去季语白之外,镇国公便是诸臣之首。不能拿季语白开刀,拿镇国公开刀也成。

宫外的侍卫们一动不动,倒是君后身边的侍卫相互看眼,在君后咳嗽声的暗示下,快步走上前擒拿镇国公。以镇国公的神力,自然可以挣脱,不过她什么都没说,将官帽取下掷地上。

大声啐骂:“祸国妖后,害国误民。”

周侍郎、胡寺卿、张少卿面面相觑一眼,从对方眼中读到了坚定,同时站出身走到镇国公身边,拦住近卫,取下官帽放在脚旁:“镇国公乃国之栋梁,斩之会动摇国本。”

宫玉珠看着与自己作对的臣子,脸色很难看,负气道:“这皇帝当得一点都不好玩,你们都不听我的话。还不如摄政王的戏法有意思。”

“既然你们都不听话,来人将这几个人一起拖出午门斩首!”

这一次的震惊比君后临朝还让众臣无法忍受。

自董相之乱后,朝臣中的蛀虫奸臣全都剔除了,剩下了都是良臣美将,是郦朝的肱股之臣。以往有季语白管理朝政,众臣和和美美不觉有问题。

这次,她们首次开始正视宫玉珠这位幼年皇帝。若,她真的当政了,依着性子听信妖言妖语,随意处置臣工,那真是可怕的比董相乱政更为可怕的灾难。

满朝文武悉数跪在地上:“请皇上收回成命。”

宫玉珠面露不解及愤怒:“朕乃天子,你们为何都不听我的话。是不是不把我放在眼里,革职查办,通通革职!!!”

君后大约见闹得差不多了,伸出手去拉宫玉珠的袖子:“珠儿快些坐下,别任性。”

宫玉珠甩开君后的手:“君父,你说整个郦朝我最大,分明是骗我。你看她们一点都不听我的话!这皇帝当得太没意思。”

君后脸僵了僵,臣子们在季语白手上跟小绵羊似的,叫她们往哪走就往哪走,轮到他们的时候就成了长满竖刺的刺猬,一碰就炸开尖利的刺,能刺破人皮肤。

“她们是欺负你年龄小,你长大了,她们就会听你的了!”

宫玉珠冷冷的哼了一声:“那等我长大了再来上朝,明日您别大清早的来宫中叫我起床了。”

她看眼一言不发的季语白,朝着季语白露个满意的笑脸:“还是哥夫好,给我好玩的戏法,还替我管理朝政。君父,您风烛残年了,合该好好休息了。”

君后脸黑了几个度。

陶香名给他出主意,让他带着宫玉珠上朝震慑季语白,好叫她知道谁是主子,谁是臣子。

臣子该替主上分忧,而不是添堵。

这次来朝后,直接找了个没脸。

“行了,皇上收回刚刚的话吧?”

“不行!君后不说说过么,朕乃天子一言九鼎。我说过要斩杀辅国大臣,就必须给斩了,不然损害威信,以后谁还听我的话。”宫玉珠天真而残忍的说道。

朝堂僵持下来。

皇帝要斩杀忠臣,不肯退步,君后骑虎难下无法劝动。

季语白装雕像,不言不语站着不说话。

而朝臣们、近卫们急的脑袋快开瓢,焦急等待一个结果。

四位辅国大臣、镇国公、周侍郎、张少卿、胡寺卿将官帽都摘了,扔在脚边,一脸无惧无畏的挺立如松柏。

眼见情况往不可控的方向跑去,宗人府宗令一马当先,走到季语白跟前,行礼:“请摄政王主持朝政。”

这话如天将甘露,众臣的哗啦啦的焦虑有了宣泄的口子。

“请摄政王主持朝政。”

君后的脸再次黑了几个度,仿佛被季语白当众扇了两巴掌。宗人府代表的是皇亲国戚,也就是宫玉家宗室的力量。

而朝臣们代表的是民心。

宗室和民心皆归于季语白,相当于,季语白架空了宫玉珠的权力。

君后紧紧攥住拳头,无能狂怒,却又不得不忍住。

他心底悔得肝肠寸断,他自己将脸给丢到季语白脚下任她踩进烂泥里。

季语白抬起清冷的脸,语气沉稳大度,对着福贵道:“皇上累了,扶皇上回寝宫休息。”

接着对皇帝道:“您先回去休息,臣替您处理这些事。等处理完了,给您变新的戏法,怎么样?”

宫玉珠一听脸上笑开怀,接着又忍住道:“两个。”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