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尚惊雁来说,或许这个故事比前面的所有更能表达她对于上辈子的告别。
她已经在不一样的时代了。
在这里,她更没有束缚,也能够承担起更重的、更大的社会责任。
尚惊雁说话时语气轻盈,对面的编辑木秀赞许地点点头,推了推眼镜。
一直到这儿,采访的氛围都很好,超出了木秀的预计。说实话,她本来还担心尚惊雁会冷不丁像颁奖礼那样来个“三句话炸[弹”。
“但是,它依旧可以用来对照现实,我们是‘兰清’,困住兰清的‘村子’是脑虫,这就是筑梦故事的现实意义。”
尚惊雁娓娓道来,看向镜头,微笑着给这场采访做收尾,“筑梦师们作为精神领域的守护者,同样可以守卫真实世界里我们的躯体。我们不能放弃精神上的对抗,只有这样才能战胜脑虫。”
这是尚惊雁三句话后头一次公开明确地提到脑虫,而且还用了“战胜”这样的字眼,弹幕不由一阵骚动。
木秀有预感,这段话也会成为筑梦史上的经典。
不过,尚惊雁为什么会突然说到“精神”和“现实”?总感觉她看镜头的表情意味深长,好像不只是在鼓励同行们……
访谈顺利结束,木秀忍不住好奇心问了一句,尚惊雁撑着下巴神秘地说:“你的感觉很对,不知道我想对话的人能不能也感觉到呢。”
她结尾的话其实是对真物团说的。
那群人所秉持的理念——真实、物质、自然,显而易见,就是与脑虫对立而生的。真物团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对抗脑虫的精神蚕食。
然而,根据现有线索可以推断出,真物团在发展中变得越来越极端,以至于内部爆发分裂,直接导致了尚淞出走。
它否认精神对抗的作用,否认“归雁计划”,直到变成如今的模样:一群排斥筑梦师的顽固守旧者,头领部还疑似立场有问题,给人类与脑虫的对抗埋下隐患。
尚惊雁上次提出要退出组织,真物团至今没给出回应。不知道她今天采访的话,对方又会如何应对?
她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证明了,精神对抗才是行之有效的路。不知真物团里还有没有人,能够被她“惊醒”?
……
尚惊雁的采访日在周五,当晚零点,《山村女魃》准时播出。
先前那集反转剧情过后,每一集都有新的爆点。兰清从昏迷中醒来时,周围的环境就已经全变了个样。
周围幽暗无比,像是在某个地下地道里。仔细看去,上面还刻有龙鳞纹和水波纹。
角落生着青苔,附着水滴,隔着光屏仿佛都能闻到一股水腥味。
她试图起身,却脸色变了变。
她的脚上竟然缠着沉重的铁链,一动就哗啦啦响,传出阵阵回音;前方也有一道铁栅栏,她正被关在一个地牢中!
外面传来粗鲁的男声:“吵什么呢,给老子安静点!”
妈妈和妹妹不知所踪,兰清头痛欲裂,本能地跌跌撞撞往栏杆处去,却被一个东西绊倒往前摔去——
角落里有一具锁着铁链的尸骨,已经完全白骨化了,长长的黑发乱糟糟团成一团,铁圈和骨头锈在了一起。
只依稀可以看出,她身上穿着红色的裙子,赫然和最开始拦住她们车的女鬼衣着一模一样!
第130章 诸葛赤
久远的尸身有着和先前见过的“人”一样的衣着, 直接证明了兰清她们撞见的是鬼。
这一段是已播出内容,尚惊雁白天的采访里还谈过。
“……《女魃》里大家都对‘她是鬼物’有所预期,但更能达到恐怖效果的做法其实是‘出其不意’。”
“比如, 主角一行人冒险时遇到了外表一切正常的某人,与她相谈甚欢。可离开这里许久后的某天, 突然在殡仪馆看到了一张遗像,上面的人和多年前那位萍水相逢的‘故人’一模一样, 而日期显示她早在那之前就死了——”
“这样一来,就能达到细思极恐、余韵悠长的效果。同样的手法在古籍里也时常被运用,书生夜宿荒野, 看见华美大宅、人声鼎沸, 被宴请一晚, 可白天醒来才发现自己躺在烂砖破瓦上,吃的是发霉长毛的土石。”
弹幕纷纷表示【谢谢, 你光这么一说我就被吓到了】, 剧集播出时的观众也不逞多让, 贡献了大批尖叫。
而这具白骨女尸口袋里还有一个小本子和一支钢笔,不知为什么没有被村民取走。
兰清上前取下, 钢笔上刻着“诸葛赤”三个字。字迹被反复摩挲, 已经不甚清晰了。
小本子里记录着不少理工科的内容,显示她生前的身份是个大学生。
——事后, 有观众在论坛里科普,以这件衣服的式样进行考据,死者活着的年代,读书识字对普通人家并不是很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