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她一心只想早早了事无心留意,现下静下心来置身其中,听着街上生意人语调如歌的大小唱喝,看着满面安恬,可见幸福面貌的普罗百姓,穿着辰朝服饰却完全与此迥异的肤发番人,避让着不时铃铃响过,朗声喝驾精美不一的马车,一幅古香古色安居乐业的悠然画卷,便在眼前徐徐铺陈开来。
珍馐食楼乃是自宫中告老的御厨所开,其内更吸纳了辰朝各地菜系的大厨,虽比不得宫中御膳至精至全,却也是达官显贵必要流连,豪绅百姓趋之若鹜之地。
安若来到元京虽才几日,且专心账目,但这堪比皇宫御膳的食楼,她却已如雷贯耳,每每从此路过,当做客人今日却是头一回。
马车已在入城后便汇入车流隐约不见,无她召唤,暗处随护也继续隐匿,但能听天子令者皆非等闲之辈,遂在一小厮模样的男子直直跑来时,暗处之人便已先人一步不着痕迹将之隔开。
“哎公子!前面这位身穿蓝衫的公子请留步!”
第33章
安若今日穿的便是蓝衫, 听到声音她下意识驻足看了眼自己,随即又举步前行,她在元京无亲无故也无故交友人, 且蓝衫并不鲜见,叫的定不是自己。
只是被一身材圆润, 衣着精简, 发插银簪, 圆脸笑眼的中年妇人福身拦下, 才惊讶侧眸。
王府的小公子不慎从二楼跌窗, 险伤性命非是小事, 王妃娘娘惊魂未定匆忙回府, 一时顾忌不暇, 索性小公子无事也不曾惊着,一夜无恙却还来不及休息,便想起当时千钧一发援手之人,
只是当时混乱, 也未顾得问及姓名家处,好在还记得相貌,遂今日一早便派了人前来打听,只问了一遭却无人得知,
若王爷王妃乃自恃甚高傲慢之人,公子无事,无人前来领功,也寻人不得, 此事便也就此不了了之,
然夫妻二人虽身份尊贵,却非知恩忘报之徒, 且虽幼儿无事,但以当时险况若无人搭手恐爱子已遭不测,如此大恩,便是为爱子积德也不能不报,遂便一直派人等在此处。
“......故昨日幸得公子出手相救,小公子方能安然无恙,只小公子尚年幼,王爷王妃离开不得,便特派老奴前来相谢,小小心意还望公子万莫推辞。”
“请教公子高姓大名?”
虽是昨日之事,但安若心中有事,当时也只是举手之劳,还真将这事给忘了,现下听来才有恍然,当时匆匆,但那为首女子气度尊雅衣着不凡猜是富贵人家,只是没想到竟是皇亲国戚。
“在下姓右,嬷嬷客气,我只是举手之劳当不得贵府如此动众,且当时出手之人不只我一个,贵府心意我心中领受,却不敢一力担之,只要贵府公子平安无事便好,而我不久便要离京归家,路途遥远,便权当为我自己积福便是。”
那幼童虽是自己接着,但当时确是还有其他人伸出援手,只是当时人多混乱,那些好心人可能也被挤出了圈子,所以这谢和礼,安若确实不能昧领。
而且她不是不知世事的天真少女,这位妇人姿态谦逊语气真诚,可见是真心道谢,但言下之意却也表明是想以此两清她与王府这一番纠葛。
安若心中明白,也并不恼怒,知恩图报者有,知恩不报者也有,以当下这个权势为王的社会,如礼亲王府两位主子,能派人守着主动奉上银两答谢,已算是知恩之人。
她的眼界心历已因对阵之人拔高千里,且她本就气质清冷眼神清透,虽是男子装扮容画平凡,但只这一双眼,一开口,一身气度,也瞬间令她越于众人。
谷嬷嬷乃是王妃奶娘,忠心耿耿处事出众,深受王妃器重,虽只任后院掌事嬷嬷,但在王府中却极得脸面,夫妻二人虽未前来,但派她代为出面,已显对救子恩人重视。
而小公子自出生后便由她万事操心,说句大不敬的,她无夫无子,私心里已视王妃与小公子为女儿孙子,对救了视如子孙的恩人先入为主便带了善意,再见本人清秀端方,温文有礼,品行高洁,七分的感激立时变做十分,如此才将另一物双手奉出。
“右公子品行高洁叫人钦佩,无论如何我家小公子都有赖公子搭救方能平安无恙,金银虽是俗物,却是我家主子诚心谢意,此玉牌乃我礼亲王府之物,若日后公子有事无解,可持玉牌前来,王府自会襄助公子,还万望公子笑纳!”
刻着礼字的玉牌洁白莹润,通透无暇,安若不精玉,但也能看出此玉珍贵,但更珍贵的,则是这玉牌背后所代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