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充满笑意的话里透着不容置疑:“想来是殿里的冰太少了,皇额娘中了些许暑气,这才会中暑晕倒的,朕回头便吩咐内务府,给寿康宫的冰再加三成,如此,皇额娘可觉得满意?”
见康熙铁了心要护着温贵妃,太后也别无他法,只好顺着康熙的意思来,硬是挤出一抹僵硬的笑:“皇上说的是,的确是这样,哀家年纪大了,受不得热……”
太后能跟温贵妃别着气,却不能跟康熙别气,甚至还要听康熙的话,不然她这个太后的尊荣只是个笑话。
康熙轻飘飘的两句话解了温贵妃的困境,为了补全太后的颜面,康熙主动开口留下来陪太后用晚膳,命曹玥和温贵妃各自回去。
刚出寿康宫,温贵妃就轻嗤道:“今儿个妹妹的脾气算是好,从头到尾竟也能忍下来。”
曹玥睨了温贵妃一眼:“不忍又能如何?难不成像姐姐你那样,直接顶撞太后吗?今儿皇上替姐姐圆了场子,可这并不代表皇上真的就不生姐姐的气。”
她也有点儿弄不明白了,刚刚那情形,可以说皇上护着温贵妃护的明目张胆,打太后的脸也打的毫不犹豫。
按照康熙的行事风格,这不应该啊。
曹玥百思不得其解,回去以后,再三琢磨也没有琢磨出什么来,于是叫来了安顺:“你去悄悄见魏珠一面,问一问前朝可有发生什么大事。”
魏珠今儿个不当值,安顺很容易就问到了答案:“娘娘,听魏珠说,今日蒙古科尔沁王爷上的折子递到了皇上跟前,是为蒙古博尔济吉特格格求太子殿下侧福晋的位置的,皇上没有批复。”
曹玥恍然大悟:“岂止是没有批复,皇上对于蒙古格格那是深恶痛绝,最不喜蒙古格格入后宫,亦或是入了阿哥们的后院,更何况蒙古科尔沁惦记着的,还是太子。”
太子是储君,日后是要继承皇位的,若是有了蒙古嫔妃,届时蒙古嫔妃再生下阿哥,蒙古必然野心勃勃,不利于朝堂稳定。
所以今日,康熙才会借机打了太后的脸,借此给科尔沁一个警告。
曹玥能想到的事,太后又不傻,在康熙陪她用完晚膳后,也命人去打探消息了,康熙并没有吩咐说这件事要保密,所以太后很容易就得到了消息。
“哀家就说,一向喜好面子的皇上,怎么会这般打哀家的脸,原来如此。”
太后喃喃了两句,顿时泄了气:“原本哀家还想着,让昭贵妃她们二人去皇上面前为胤祺美言几句,换一个嫡福晋人选,如今倒好,科尔沁在背后拖着哀家的后腿,胤祺的嫡福晋人选,再无转圜的可能了。”
贴身宫女见状,忙安慰道:“太后您不必多想,其实依奴婢看,咱们五阿哥娶了这么个嫡福晋,也未必是件坏事。”
太后眉毛一竖,就要生气,宫女连忙安抚道:“还请您听奴婢一言。”
太后忍耐着不悦:“说。”
“奴婢愚见,咱们五阿哥娶妻的时间不凑巧,正好在太子殿下后面,有了太子殿下大婚的风头在前,五阿哥只能低调行事,才能不得罪太子。而且咱们五阿哥身后站着蒙古,要是再娶一个有权有势的朝臣家的格格,皇上会格外忌惮五阿哥,倒不如就像现在这样,娶个没什么助力的嫡福晋,也不会招了皇上和众位阿哥的眼,私底下,五阿哥也能韬光养晦,静待来日。”
贴身宫女的话说的有理有据,太后认同的点了点头:“那你此前怎么不说?”
贴身宫女顿了下,讪讪干笑:“奴婢此前并未想这么深,还是突然间才想明白的。”
实则不然,她早就有这种想法了,只是之前一直没有机会说出口,此刻趁着太后情绪低落才敢说的,不然要是太后在兴头上,她敢说这样的话,指不定这会儿自己在哪儿呢。
被康熙给了一巴掌,太后也老实了,又听了贴身宫女的劝,直接把账记在了宜妃身上:“若不是宜妃,哀家今日也不能丢真大的颜面,不过看在宜妃是胤祺生母的份儿上,哀家就不和她计较了,再有下次,哀家一定不会轻饶她。”
正在翊坤宫沐浴更衣的宜妃倏地打了个寒颤,还以为自己宫里的冰用多了,着了凉,连忙让人撤下去了两个冰盆子。
翌日,提前递了牌子的孙老夫人入宫,还带了许多十三阿哥心心念念的新奇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