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有梁九功的协助, 钮钴禄贵妃处理这件事的速度格外快,不消一日,宫里就再也听不见这种声音。
佟佳玉茹对此全然不知, 还在做着日后位至贵妃乃至皇贵妃的美梦。
康熙二十五年腊月二十六, 是孝庄文皇后崩逝一年的忌日, 也是孝期到期的日子。
康熙带领后宫嫔妃至奉先殿举行了忌礼,命宝华殿的法师在奉先殿做了一场法事,忌礼极尽隆重。
忌礼过后,就是除夕大宴, 曹玥因为月份大了的原因, 并未出席,只留在景仁宫里同孙老夫人一起守岁。
母女俩围着红泥炉子坐在一起, 煮着奶茶,烤着板栗,旁边还放了几样果子点心,两人笑意盈盈的闲话:“今日是除夕, 正好收到了你父亲和你大哥的家书。”
曹玥烤着手,弯唇笑道:“母亲心情不错, 想来父亲和大哥的家书里写的是好消息。”
孙老夫人嗔了曹玥一眼:“就你聪慧。”
恰巧奶茶滚了, 孙老夫人拎起红泥炉子给曹玥和自己各倒了一杯刚煮好的奶茶:“你父亲在信中说,待过完元宵, 就会带着你侄儿一起上京。只不过你大哥走不了, 他是江宁织造, 没有皇上和吏部的调任,你大哥就只能在江南一带盘踞。”
曹玥端起奶茶抿了一口:“无妨, 因为父亲如今已经致仕,所以女儿求皇上, 让父亲送顒儿入京,并且准许您日后可以和父亲长居京城,皇上才会同意。至于大哥,皇上把大哥下放到江南,除了信任大哥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大哥也已经告诉女儿了,正是因为如此,在皇上心中没有合适的人替代大哥以前,大哥是不能回京的。”
身为康熙的心腹,曹寅在江南一带位高权重,差事也是人人艳羡的肥差,然而暗地里,曹寅是康熙的耳目,江南官场发生的任何事,曹寅都有直达天听的权利。
所以曹玥在得知这一点时,就不再执着于非得想法子让曹寅也回京任职。
一则是行不通,困难太大,二则,有曹玺和孙老夫人在京城,同样可以先低调的发展曹家的势力,为时候曹寅回京做好准备。三则,她腹中的孩子即便出生了,也得六年才能入上书房,十五年才能成婚,她还有足够的时间筹谋。
孙老夫人唏嘘道:“母亲这次进京,恐怕是没什么机会再回江宁了,你哥哥这次若是不回京,再见面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曹玥安慰道:“母亲如今想这些做什么,日后的事儿,谁又说的准呢?”
“也是。”孙老夫人转念一想,也觉得自己想的有些多,索性把这惆怅抛在脑后:“既然你哥哥不上京,那等你父亲到京,让李氏和顒儿见上一面后,就让李氏回去吧。”
她一个外命妇,总是住在宫里也不成体统,况且曹家后院儿总不能没个当家夫人。
曹玥笑着睨了孙老夫人一眼,状似调侃:“母亲放心嫂嫂回去掌管后院了?”
孙老夫人不自在的咳了一声:“这不是有严嬷嬷跟着一起么。我瞧着这段日子,李氏在严嬷嬷的服侍下,性子不说扳回来几分,只这说话是真的过了脑子了。长此以往,说不准李氏还真能被严嬷嬷给教好。”
说着,孙老夫人又长长吁了口气:“从前我也没少在李氏身上费心思,可就是不见成效,严嬷嬷却能把李氏调*教成如此模样,还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啊。”
曹玥只笑了笑,没有接话。
李氏那个人,典型的欺软怕硬,她是拿捏住了孙老夫人不敢对她下狠手,更仗着有顒儿,孙老夫人无论做什么都会顾及她,所以有恃无恐。
严嬷嬷就不同了,她是听了自己的命令,所作所为都是自己授意严嬷嬷做的,李氏拿捏不住,又考虑到自己儿子的前程,不得不硬着头皮按照她的要求去做。
人呐,还是得有弱点,才好掌控。
正想着,暖阁的帘子突然被掀开,安顺匆匆而来,打了个千儿道:“娘娘,方才有消息传来,皇上宠幸了佟佳格格。”
“什么?”
曹玥惊了:“怎么会,今儿可是除夕。”
这样特殊的日子,皇上就连承乾宫都不去的,更遑论是宠幸一个连名分都没有的格格?
安顺咽了口口水润了润嗓子,解释道:“大宴上,朝臣和娘娘小主们连着给皇上敬酒,皇上喝的多了些,一时酒意上头,便去了太和殿旁的阁楼上吹了吹冷风。佟佳格格不知为何也在那里,于是皇上就在那里幸了佟佳格格。”
安凝呸了声,不屑道:“什么不知为何也在那里?肯定是佟佳格格事先打听过皇上的行踪了,不然这天底下怎么会有那么巧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