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江胜英的男人没进城之前,她的小日子过得美滋滋,村里的小姐妹们,谁不羡慕她啊?
但刘志云进城后,她的天就翻过来了。
尤其是男人跟她离了,跟主任的女儿结了婚,人家那过的是什么日子?
刘家是邻村石口村的,离着县城比大江村还要远一些,因此也就更穷,比如说大江村这里就长年有电,而石口村就动不动停电。
听人说刘志云和二婚媳妇生了个闺女,两个人抱着孩子回村看刘家两个老的。
人家那都不是走路回来,或者是骑自行车,而是坐着化肥厂的小汽车回来的!
回来拿的那些好东西就更不用提了。
又说刘志云和二婚媳妇一家三口在城里,住的那是楼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家里头就有厕所有冲水马桶,灶房里就有煤气灶,根本用不着柴火烧煤,干净又方便!
看着死对头过得好上加好,这不是晴天霹雳这是什么?
江胜英这一口气可不就哽上了?
她就想赌一口气,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比那一家子还好。
然而江胜英心气虽高,运气却差得不行。
一开始她是打算走捷径,各种托人给她介绍对象。
对象长得好不好,会不会说话,年纪大不大,都无所谓,只要有钱有本事就行。
还别说,真叫她瞎猫遇上了死耗子。
就有人给介绍了个老干部,比她大十八岁,老婆死了有三年了,就想找个人伺候,老来有伴。看着江胜英长得不错,又能做家务,人家就挺乐意的,本来都谈婚论嫁,打算办喜事了,谁知道老干部在外地的儿女听说了就回来大闹一场……愣是把婚事给搅了,江胜英只能灰溜溜回了村,不但没实现走捷径的梦想,还被村里人笑话了足足大半年,都说江胜英那就是小姐的心思丫环的命。
捷径走不通,那就只好卖力气了。
大江村跟县城挨得近,村子里人口建国后快速增长,越发的地少人多,靠着一家两亩地,就算亩产万斤,那也是不可能实现人生梦想的。
江胜英也不知道在哪儿打听了,城里菜肉蛋都是凭票供应,是紧俏物资,好些人家因为人口多,凭票买的根本不够吃,只能到黑市上偷着买点。
江胜英就在自家院子里多养了些鸡,又在边角地上种了菜,等有收成的时候,就挑进城里,到黑市上卖……起初还真挣了不少钱。
江胜英本就不是那低调慎微的人,赚到了钱压根不藏着,又是给老爹买纸烟,给儿子买新衣,给自己买雪花膏的,又出钱收村里人的菜和鸡蛋拿去倒卖……做这买卖三个月后,就被城里的城管给抓了。
这一抓,不光把她带去的东西都给没收了,还关了她六七天,又在大江村通报批评。
等江胜英回来,彻底地成了村子里名声最差的女人了。
什么不务正业,光想捞钱,惹事生非啊,什么刘志云当初甩了她是有先见之明的啊……
整整仨月,江胜英就没脸出门见人。
等到鼓起勇气出门的时候,正好赶上村里来了位海外侨胞。
这位海外侨胞,是打小几岁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出海讨生活,就在遥远的南半球大陆定居了。
后来那不是辰国就打仗了么,东岛打完了北边打,北边打完了西边打……总之一打就特娘的打了三十多年,得亏辰国地方大,人又多,那么多的鸡贼国轮着番的来挑衅,愣是咬紧牙关,挨着个的跟他们打啊!虽说自己的发展受影响了吧,但也把挑衅的打惨了,几十年内,怕是缓不过气来,更不用说来捣乱了。
打仗期间,这国外跟国内的通信可不就断了?
这位侨胞的爹妈就一直等啊等的,这不,老头都挂了,就剩下老太太,听说国内不打仗了,跟各个国家的关系都和缓了,等了几年这局面都稳了,生怕自己再不回老家一趟,这老骨头也得交待在异国他乡。
老太太就和儿子儿媳还有孙子孙女一道回大江村了。
村里人都说,这老太太有钱!
人在国外那是开餐馆的。还不是那种小馆子,正经的大饭店,光厨子就特么五六个呢!再加上打杂的收钱的还有服务员你就想去吧?那得趁多大的家业呢?
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村民们可不就上赶着奉承老太太一家子?
老太太一家人在国外混得不错,生活少说也都是中等了。
一个个带着洋墨镜,烫着大花头,金项链小金表,尖皮鞋闪闪发亮……羡杀了也就解决了温饱的村里乡亲们。
老太太回到村子里一看,她家原来的老房子早就塌了,只剩了三堵墙,亲兄弟姐妹也只剩了个老兄弟,还是眼花耳聋有点痴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