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回收站+番外(103)

作者:林跃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心里倒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小优越的。

然而一听说陶婆子居然识字,可不就被狠狠震了下?

她这是有眼不识高人啊!

这年头,普通人家上哪识字去?

就是坊里收束修最少的私塾,一个月也得一百个大钱,一年下来就是一两多,到了过节时还得送先生礼物,若是再算上笔墨纸砚,那一年最少就得三四两了,够得上一家子整年的花销了。

就这还得看天意,若是把孩儿送过去,没学几日发现不是那块料儿,就算自己不退学,先生也要撵人的,到时候灰溜溜回来,前头花的那些钱,可不就都打了水漂儿?

齐婆子当年,就曾经咬着牙送过自己家的大儿子去私塾认字。

只去了一个月,先生就不让再去了。

说是她大儿子毫无资质,粗笨不堪,不是学文的这块料!

一百个大钱加上送的两百钱礼物,就换回了大儿子认得了十来个字!

后头她二儿子三儿子七八岁时,她就舍不得再花那个钱了。

就让大儿子把那十来个字教两个弟弟。

好么,这两个臭小子,比大哥都不如,憋了十来天,就勉强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是了,她三个儿子就叫大山,二山,三山!

就算她不识字,也能知道这名字简单好认得很!

她心里波涛起伏,陶婆子心里却乐开了花。

这就跟穿了新衣裳必要到小姐妹面前炫一样的道理么!

老婆子学会了字,就得到老姐妹们面前露它一手!

哪怕赔上一个新荷包,也在所不惜!

赶明儿她就再做一个新荷包,字和图她都想好了,就用刚刚学会的果字!

以她这般的进步,用不了多久,就能把灶房里这些东西的字,全都学会喽!

“诶,只粗识得几个大字,这字绣得也没甚灵气,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陶婆子一边摆着手,一边笑呵呵地自谦。

他们几个同时识字,识字最快的竟是喂骡子的假小子赛子。

现在这丫头已经跟柱子一样,专门挑两个字的识字卡了。

而且每天饭后考试的时候,像她拿起树枝在沙盘上写字之前还得好好想想。

那丫头刷刷刷地就写好了,还常被大爷夸说是写得有灵气!

齐婆子就拉住了陶婆子的手,情真意切地夸上了。

“陶妹妹,怪不得!”

“我一见你,就觉得必是个能耐人!想不到竟连字都识得!”

陶婆子被夸得如饮蜜糖,差点连午饭都耽误了。

她笑呵呵地别了齐婆子祖孙俩,进院做饭不提。

齐婆子则心情复杂地牵着小孙子,来到坊市。

“买鱼!鱼!”

白得一个好看的荷包,齐小宝美滋滋地把荷包系在了自己的小腰上。

看到有卖鱼的,齐小宝就嚷嚷着要买鱼。

郦州城附近多河流湖泊,菜市场上总有许多鱼。

尤其是那些个头不大的小杂鱼,有时卖得比青菜还便宜。

齐婆子真就掏了三文钱,买了十条小杂鱼。

她摸出钱来递与卖鱼的,齐小宝就伸出指头来指着篮子里的杂鱼,又把自己带的荷包给翻过来让阿奶看上头的字。

“鱼!这是鱼!这是鱼字!”

陶婆子一把年纪,想要炫耀也只能不着痕迹的炫。



而不到四岁的齐小宝,才不管三七二十一,现学现卖,说炫就炫!

鱼贩子见了也不由得称奇。

“呀!这么点大的娃,竟然会认字了!厉害啊!以后怕不是要考秀士?”

如今的大晋王朝,跟平行宇宙里的类似朝代差不多。

都是读书为上品,虽然还没实行科举制,但每地的府城,每年定期举行文会,辖地的读书人云集齐聚,由本地名士或者知府大人出题,各人在规定时限内写文做赋,再由众名士一道品评,凡能被评为上者,就能得秀士的功名。多参加文会,多写文做赋,名气积累上去,也就有资格被选做官。

这个选拔贤才的法子自然是远远比不上科举制了。

只能算是略有科举制的影子,还在进化发展的路上。

但比完全世袭要强上许多了。

虽然自家底细自家知,但听到夸自家娃,齐婆子还是乐得合不拢嘴。

一高兴,就给小孙子买了一串糖葫芦。

回到齐家院子,大儿媳在织布,二儿媳在纺线,三儿媳跟小儿子两个在岳家的饭铺子里帮工要到夜里才回来。

大孙女在蚕房干活,二孙女在喂鸡,六岁的大孙子在外头跟街坊里的小子们疯玩,玩累了跑回来吃饭。

正好都瞧见了齐小宝手里的糖葫芦……

气氛仿佛瞬间凝固。

齐婆子老脸上不由得讪讪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