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展“扑哧”笑出来,转身对刘一天说:“咱们这儿薛妈咪的忠实粉丝又多了一个。”
“照你这么说,咱们后排没一个好男人了。”苏展笑道,“除了你姐妹。”
刘一天郑重地点点头,捶了捶桌子,道:“冤哪,花哥,太冤了。”
这一群人里,基本上只有江潼好好听语文课。在后排这群男生里,薛妈咪也最欣赏他。
虽然语文试卷的其他部分江潼写的一般,但是他的的议论文写的很好。联考的时候经常能拿到52分以上的高分——很不容易了,联考改卷这样严。
他的名字经常被印在年段范文上。
“不过他那个性质也待定。”苏展又道,“他说语文课主要是休息时间。”
在这段休息时间里,江潼的桌上一般摊着两本书,一本是《叶嘉莹讲诗词》,另一本是《西方逻辑学》。
他的议论文,要么写的跟文言文一样,要么写的极具张弛感,逻辑清晰论点新颖。
连林君玉都啧啧称奇。
“我们语文老师说,他的文章是很难学的。”君玉道,“自己有种风格。”
华兰“哼”了一声,说道:“都是渣男,渣的方式不同罢了。”
第52章 市容市貌整改工程
◎苏展瞥了一眼华兰,眉眼无奈地把本子递给赵欣怡,对她说:“以后有什么作业要交的都问她,她是管事的。”◎
“展哥, 英语续写。”这一组收文科作业的是赵欣怡,她接过华兰的本子,又在四排站了好久, 看着苏展左翻翻右找找, 半天拿不出那本绿色的封皮的活页本来。
华兰“啧”了一声, 用笔敲敲桌子, 说:“今天英语课结束以后,大课间发了一堆训练试卷,当时你嫌桌子上挤,是不是把本子放到你哪个书包里去了?”
苏展跟华兰不一样, 他不用小书箱,但是有很多书包。课桌和抽屉放不下的书就放到书包里, 把书包塞到课桌或者椅子底下。
“这样放假或者集训的时候, 就可以快速背上走人了。”苏展跟她说过,“随时准备学习。”
她当时随口回道:“向你学习, 班长同志。”
苏展听完恍然“噢”了一声,低头俯身长指一捻, 从一个灰色书包里拿出那本本子来。
那个书包是用来放各种教辅书的, 像这样的书包有两个,不像那个用来放各种物竞教材的黑书包来的那么满,所以才让“纤瘦”的绿皮作文本有了可乘之机。
“看来城建工程任重道远啊。”华兰叹气道, “我觉得你桌上的练习得分上交与否再分一下类。”
苏展瞥了一眼华兰, 眉眼无奈地把本子递给赵欣怡, 对她说:“以后有什么作业要交的都问她, 她是管事的。”
赵欣怡先是一愣, 随之嘴角勾起来。后面的刘一天发出“咦”的一声, 道:“现在展哥的生活层次都不知道提高了几个等级。”
华兰几天前就吐槽苏展的书放的太杂乱, 桌上书叠得太高,有时候挡着她看幻灯。
她仔细地研究了一下苏展的书桌,桌上是薛定谔高度的书堆,红黑两色的P500,有时候会有一支2B铅笔或者涂卡笔出现,更神出鬼没的是三角板和圆规。
抽屉里一堆干菜一样的试卷,另外一堆是平时小考或者联考用完的答题卡——正面是选择填涂,背面一翻就是空白的,苏展用它们当草稿纸。
按他的话来讲,再花钱买单独的草稿纸实在是没什么必要,因为考试剩下的答题卡已经够用了。
“答题卡这么厚,比一般老勾笔尖的草稿纸好多了。”他淡淡道,“这叫资源的合理利用。”
办公室的数学老师们也是,考试用完的答题卡已经成为御用草稿纸了。三班男生跟Judy关系好,经常让Judy薅点办公室之前放着的答题卡来班里。
此外,还有一个虽然只印着刻度线,但是好像明晃晃写着“本人浑身逆骨,就是要在教室里喝水”的大号水杯。
夹层里有几张明信片,有的写了字画了画,有的空白。画着画的明信片,大多是江潼写题写累了在课间随手摸鱼摸出来的,一只小猪,一丛小花或者几个Q版人物。
从提前招到现在,他停停续续画了好几盒明信片,有一天忽然觉得,自己放着也是闲着,也不能都画了送给林屿,索性给周边的朋友们发一发。
华兰搬到后排来那天,江潼就拿了一盒画完的明信片给她当乔迁礼物。
除了这些,就是一些小零食,糖果、面包之类的。按照程敏的标准,他们连水都不能在教室里喝,更别提在教室里吃零食——要统一放到教室外面的储物柜上去。
所以要藏得好一点,不能挂在课桌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