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要这样,我求你,郎君,不要这样。”阿罗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女人发疯般地恳求和道歉,希望能够安抚发狂的男人。
但男人显然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心意,那道哀切的哭泣声越来越大,女人拦到了男人面前仍旧被一把推开,撞到了一旁的的几案上。
阿罗没有办法再旁观下去,她快跑着冲进了毡帐内。
但有人比阿罗行动地更快。
女人跌跌撞撞地站了起来,她想要阻止男人的动作。
四下都没有摆着东西,这原本是尽可能为了避免她的身体在男人的击打下碰撞形成的伤害,但此时却又形成了另一种阻碍,女人环顾四周,很快将眼神凝固在了一点上。
那尊菩萨像被高举了起来。
男人并没有察觉身后的动静,他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别处,于是女人得以靠近他的身后。她的手臂无力,并不能长举,于是菩萨像在半空中陡然垂直坠下,不受控制地砸向了男人的后脑,那处便深深凹陷下去。但女人似乎还有些担忧,她再次一击,鲜血由此迸溅出来,在白洁上也点染了一圈红影。
阿罗迟疑地停下脚步。
女人望着她,苦笑着擦了擦面上的血:“看到了啊?别害怕,我不是什么坏人,好姑娘,别怕我。”她似乎十分坦然的模样。
阿罗没有说话,常佑安的声音却从身后传来:“阿罗?做什么傻站在那里呢。”
她一下惊醒,慌乱地转过身去,想要掩饰,只道:“啊!没什么,没什么,我这就来。”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常佑安同样跟了过来,正好望见那个女人。
“罢了……”常佑安叹道,她与女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只是摇了摇头。
那女人反倒笑了起来,她反问道:“那么你要把我送到那些大官面前吗?”
常佑安笑了笑,却没有回答。
第121章
常佑安与阿罗归来时, 天色已经尽黑了。
阿罗似乎失去了往常那种活泼的劲头,显得蔫蔫巴巴的,她沉默地跟随在常佑安的身后, 也不再蹦跳, 或者四处张望指点, 只是一步走一步拖, 慢慢地挪了过来。
常佑安似乎没有发现她的不对劲, 往毡帐里一走, 顺手抚了抚几个围上来的年纪小的孩子,一面便解了外头挡风用的斗篷, 洗净了手,要到灶房里去帮忙了。
要料理清楚这满帐孩子的日常生活所用,那的确算得上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且不必说那些饮食上的琐碎功夫, 只每日衣裳的换洗, 那便足叫人伤透了脑筋。
若是一般人家, 抓把黄土垫在下头,便是上好的尿垫,换到了草原上, 便晾蓬割好的草,也足够用了。由此长到能走路的年纪,便自纵的他出去跌跌撞撞乱跑, 又有那年长的孩子带着, 也耗不了多少心力。这都是大的带着小的,一岁又一岁的长, 胡乱活着便罢了。
可到了常佑安这里, 一时要忙这个, 一时要忙那个,一带便是四五个同样还在襁褓中的娃娃,一哭闹起来便连成一片,年纪大些的孩子又得出去讨活。
若是往常两个人在着,彼此照应间还能勉强支应,可只留下钱婆婆时,因其年老,尤怕她过于逞强,常佑安便少不得巧用言语,将这繁杂的重活都留下自己做了,也好减轻些钱婆婆身上的担子。
钱婆婆却等的心焦,她一面往一旁布上揩着手,一面粗声粗气地嚷嚷着便出来了,埋怨道:“怎么去了那么一会?可叫我等的难受,常儿啊,你这做姨母的也不知道带一带催一催,怎么纵着阿罗一个劲的玩耍呢。”
“阿婆。”常佑安无奈地唤道,“我没有纵着她,只是路上有些事情耽搁了。”
她一面望了望阿罗,带着些许暗示的意味。
接触到常佑安的目光,阿罗这才慌忙醒过神来,她并没有说出方才的见闻,只是道:“阿婆别担心我,没什么事情。”
钱婆婆有些忧虑地看着她面上显然凝重的神色,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好的地方,也不敢触阿罗的眉头,索性便转移了话题:“那便好,那便好……”她这么说道。
“洗净了手快些过来用晚食,他们都吃过了,就差你们两个了。那吃过了的碗碟,你就顺手摆那里去,一会我就捎带手洗了,再没耽误的时候。”钱婆婆说。
直到阿罗低头吃起了东西,脸上也有了笑模样,钱婆婆这才敢小心翼翼地问道:“这,不是说你见贵人去了吗?那便怎么说的,可能成。要是不成便不成了,这事本来就难。你还小呢,去不了也不是你的事情,是那吕校尉太心急了些,要是缓两年,等再过些时日,咱们没准就选上了呢?你放宽心,啊,阿罗,放宽心,本来就是凑运气的事情,选不选的上,就当长长见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