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面收一些吧。”
林悠悠建议道。
“我去村子里面问问。”
刘汉也不想再跑回去,这一来一回的,很费功夫。
望着刘汉离开的背影,林悠悠却是思考了起来。
林家靠着杂货铺日子过得倒是滋润,而那杂货铺当初还是靠着原身娘亲的嫁妆才开起来的。只是,原身娘亲在原身两岁的时候就染病过世了。同年,林父就娶了张氏过门,张氏带着同样两岁的林柔柔。
现在想想,林父对林柔柔太好了一些,简直比她这个亲生女儿还好。
而林父的性子最是冷血无情的一个人,对待她这个亲生女儿尚且如此,何况是一个拖油瓶。
那张氏是寡妇嫁给林父的,而林柔柔是张氏前夫的遗腹子。
两人鳏夫对寡妇,倒是登对。
这中间肯定有什么猫腻。
毕竟,表面看来林父只有她这么一个亲生孩子,以后东西都该留给她才对。但是,出嫁时的嫁妆,两人却是差别甚大。
对此,原身当时沉浸在不能做举人的儿媳的伤痛中没有怎么发觉。再一个,虽然有些差别,也只以为是继母故意为之。
但林悠悠此刻细细翻着原身的回忆,发现了其中的很多不妥之处。
林柔柔的嫁妆里都是精致贵重的好物,而她的嫁妆里面则是些笨重的,不太值钱的木桶家具之类。
这些,林父身为一家之主,不可能不知道的。
张氏敢这么做,也应该是林父默认的。
也许,林柔柔可能有其它身世。
但是时间很久,怕是得慢慢查证看看。
落真是如此,那原身也太可怜了些。
林悠悠乱七八糟的想着这些事情,那边刘汉已经回来了。
他手上提着好些东西,面上带着笑容,情极不错的样子。
他将东西放到堂屋,然后坐下,让郑氏给他倒水。
郑氏倒了一大碗水,刘汉一口喝干净。
这才说道:“村子里买这些东西,可比镇上便宜一些。这以后啊,缺什么先在村里问问看,合适了就在村子里买,省钱省力。”
“像米和面,去年年景好,好些人家都有富余一些。”
“青菜这些,那更是便宜,毕竟是自家家里种的,就费些力气。在这乡下地头的,最不值钱的,不就是力气嘛。”
“爹,这个活交给我来做吧。”
三当即蹿了过来,他一听就觉得很有意思,对此很感兴趣。
这活比种地轻松,比卖吃食有意思呀。
听了这话,刘汉就看了看刘三。三这个儿子滑头,平日里爱偷一些小懒。他还总是发愁呢,怕这儿子养不活自己。毕竟,他三个儿子,光靠种地,他怕是没那力气养活三个儿子。
做吃食生意吧,他又不够稳重一些。
但是,若是让他专门去买东西,他那张很能巴拉巴拉的嘴,可能有用。
林悠悠在一边听了,脑袋里面快速划过什么。
一闪而逝,她一下子没抓住,她顿时拧着眉想。正想要丢开的时候,就听到刘汉在那里交代刘三,让他从明日开始就负责收米面之类的。价格合适的话,就都先收着。
这一下,林悠悠终于抓住了刚才一闪而逝的想法了。
刘三不仅可以收购米面之类的,各种青菜,山货,水果,鸡鸭鸡蛋,反正是各种农副产品都可以收购。不止如此,乡下人编的竹楼,做的木盆,家具啥的,也可以收购。然后除了自家用的外,还可以转手卖出去,赚取一个差价。
时候到了,就可以直接在镇子上开一个店铺,专门做这买卖。
而那个时候,怕是林家杂货铺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恩,那她就高兴了。
于是,林悠悠就给刘三郎建议了,“三哥,你可以多收一些东西。山货水果都可以,然后再拿去镇子上卖。”
刘三郎顿时眼睛一亮,搓了搓手,道:“四弟妹,三哥知道你素来最有法子的。你看,这收东西是没问题的。只是,这要拿去卖,卖给谁呢?”
只有刘三郎有这个心,那后面的事情就不怕了。
后面还有她,她会经常在后面鞭笞对方的。
“你可以先从摆摊开始。”
一步一步来,做熟做大了之后,就可以租个铺面做了。
刘三郎认真的想着林悠悠说的话,然后就自己跑到后院菜地里。
这里安静,没人打扰,他就很认真的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午饭都喊了两三遍才去吃的。
到了桌子,一碗饭,哗啦几下就给扒完了,然后又跑去后院思考去了。
这般,到了傍晚,刘三郎终于想明白了。
他找到林悠悠,满面认真坚定的说,“我一定会好好做,做出成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