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果园1988(44)

作者:一度向右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村长家的院子足足有两亩大。

原本院子后面有个苹果园,村长建设院子时将苹果园和院子包在一起,也不算违规。

建好以后,那些苹果树“长势不好”,很快就被他全部砍掉了,果树的遗址自然也变成院子的一部分。

这下他们家直接变成“二进制”,妥妥滴前后院。

李家村像这样的院子一共就两处,村长一出,他小姨子家一处,人们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反正就是阔气。

李牧羊之所以到村长家买面,是因为他们有全村唯一的一家磨坊。

这个年代的人们吃面粉,一般不会买成品的袋装面粉,而是会带着小麦去磨坊磨面。

想要面粉白一些,那就磨浅一些,那留下来的麸皮里剩余的面粉就比较多。

如果想要更多的面,就多磨一会,那磨出来的面就会偏黑,麸皮就会非常粗糙。

大多数人都不会将面留的太白,也不会太黑。

太白容易造成浪费,麸皮又不值钱。

太黑的话,要是有个事情,蒸出的馒头根本拿不出去。

所以人们会选择将白面先装起来,然后剩下黑面单独装,这样回去后,黑面可以和其他粗粮拌着吃。

李牧羊实在太穷了。

他从来没有磨过麦子,地里收的一点点麦子交完公粮就所剩无几,他不敢拿来磨面,会换成其他粗粮面,可以多吃一段时间。

这种状况一直到九五年前后才有所改变。

可以说,妻子林秀丽和女儿李静,大儿子李宏,基本都是在苦难中陪着他很多年。

今天是还是李牧羊第一次来村长家磨坊。

话说,村长家这个磨坊能卖白面也是个诡异的事。

白天磨坊一直要为附近几个村子的人磨面,没有多余空闲的时间,所以从来没有见村长磨过面粉。

晚上,自然不用说。

可村长家,就是源源不断有面粉出售,这就让村民们纳闷不解了。

加更一章来了。

第33章 面粉机的秘密

其实李牧羊知道这是咋回事。

纯粹是村长这狗日的一直在偷面。

面粉机本有两个口,下端的口子出面粉,或者最后的麸皮。

上面的口子出轻的杂物。

但村长偷偷在面粉机中间加装了一个口袋,每次面粉机启动,面粉就会慢慢渗入一部分到那个袋子里。

他很会控制量。

一般人根本发现不了。

例如一般情况下,100斤麦子,最好的面粉可以出60斤,被称为60粉,按理说面粉是60斤,那麸皮的重量就要接近40斤。

同理,如果是稍微黑一些的面粉,100斤小麦出70斤面粉,麸皮约为30斤。

然而,因为有一部分杂质会随着顶部抽风机抽走,所以理论上麸皮和面粉的总和应该稍微低于小麦重量。

那么问题来了。

顶部到底低多少,其实大家伙都不知道。

顶部出来的杂质都会进入一个大的布袋,很少更换,说是要装满才会清理,所以大家也没办法去复称。

村长就是利用这个规则。

他平均100斤小麦可以偷走2斤面粉,从来就不会有人怀疑,大家都会觉得是随着顶部跑到杂质布袋中去了。

而两斤面粉就是接近两元钱。

他每天磨1000斤麦子,就能偷到20斤面粉,赚取的亏心钱就是20元,一个月下来怎么着都要搞个500块。

他们家能不富嘛。

更恶心的是他还将这种模式复制给他的小姨子。

小姨子开的是一间油坊。

这些年人们不会去买成品的油,都是自己种油菜或者胡麻去榨油。

本着从姐夫那学来的“薅羊毛”手段,小姨子也迅速崛起,成为仅次于姐夫这个大村长,李家村第二富裕的人。

李牧羊知道这些事,是因为最后暴雷,被较真的人给掀翻了。

眼下他没有愣头青去想着立刻揭发,他自己生活都没稳定,不想节外生枝。

村里这些破事就这样,你不说大家不知道,也没人在意,要是真捅出篓子,村长面子过不去,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那后面承包桃山的事就难了。

村长的权利在这个年代比想象中的还要大很多,几乎掌控着一个村民在村里是否能好好生活的全部资源。

关键还是用正规合理的手段。

另外,即使李牧羊将这张遮羞布撕开,怕也没多少村民真的会感激他。

只要村长随意找个理由搪塞过去,村民们该去他那磨面粉依然还会去,反而会觉得李牧羊这小子整日没事找事。

最后反倒是他落个里外不是人。

纯粹的好人,根本在山里活不下去。

会被世俗吃的骨头都不剩。

即使要做个好人,也要讲究手段,不出手就好,一出手将对方彻底搞死,永世不得翻身才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