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
外祖父一下子愣住了,从来也没有人给我起过名字,他大概是猛然想起我母亲的闺名叫如兰,因此便回答说:“叫秋兰生。”
于是我便一下子有了个名字,秋兰生。
老道士又捋了捋长须,开门见山地说:“我想收这个孩子做徒弟,不知道秋老先生是否能够割爱。”
这个时候,我的第二个外祖母很没规律地插口:“清虚道长,我们秋家的小孩子多了,何必要收这一个做徒弟呢?如果道长不嫌弃,可以看一看匡威、匡义,也许比这个孩子资质好。”
我的亲外祖母立刻狠狠地瞪了她一眼:“清虚道长已经看中了兰生,当然是不会再更改,何况刚才匡威、匡义都在门口,清虚道长一定是已经看过了。”
第二个外祖母便低下了头,她的眼睛里明显有不满的意味。可能是因为秋家是武学世家的原因,所以秋家人的想法也与众不同,她们居然都抢着想让自己的孙子当道士。
清虚道长只是捋须微笑,不发一言。
外祖父知道他主意已定,想必能够把我送离秋家也是他一直期盼的事情,他便回答说:“清虚道长看中了他,是这孩子的福气,我们当然是巴不得他能够找到您这样一位好师傅呢!”
清虚道长似乎只等着这句话,听到这句话后,他便站起身来,拉着我的手说:“即是如此,贫道便带着兰生告辞了。”
外祖父连忙说:“您既然来了,务必请用顿便饭。”
“不必了,贫道还要赶回山中,这便告辞。”他说完便拉着我向外而去,看到他主意已定,外祖父也知道无法挽留。
外祖父母将我们送到门外,清虚道长带着我走了几步,我忽然听见外祖母在背后叫我:“兰生。”
我回过头,外祖母走到我的跟前,用手摸了摸我的头,似乎想说什么。我看见她的眼里泪光闪闪,我想,她一定是想起了我的母亲。我呆呆地看着她,等着她说出心里想说的话,但终于她只是叹了口气,说了一句:“自己保重。”便转头回院里去了。
表哥表妹远远地看着我,没有一个人与我道别。
我对着他们挥了挥手,做了一个十分豪迈的道别手势,回过头,率先向前走去。清虚道长亦步亦趋地跟着我,他说:“孩子,以后你的道号就叫仙灵子了。”
仙灵子,秋兰生,过去的七年,人人叫我妖孽,而如今一天之间,我有了两个名字。
--------------------
第3章
=======================
三
水荭再一次醒来的时候,是躺在一个山洞的草席上。她只觉得全身疼痛,半分力气也没有,转一下头几乎都是不可能的。
但总算还是转过来了。洞的中央生着一堆火,有一个老妇和一个少年坐在火旁。那少年正用小刀将野兽的皮毛削下来,一眼瞥见水荭睁开眼睛,便叫了老妇一声:“妈,她醒了。”
老妇人颤颤巍巍地走过来摸了摸水荭的额头,自言自语地说:“醒得倒是挺快的。”
水荭很想动一动,或者说一句话,但刚刚产生这样的意图,就觉得疼痛一直往心底里钻,连张一下口的力气都消失了。
老妇人说:“你不要说话,你现在毒还没有清干净,咬你的那条蛇奇毒无比,能够活下来都是奇迹。不过你放心吧!我当家的懂得药性,他说你已经吃了灵药,虽然还有余毒,再服几贴草药便可以将余毒清除干净了。”
水荭很想问他们是谁,自己又怎么会到这里来的,但就是苦于无法开口。
老妇人一看她的神色,便知道她想问什么,就自顾自地说下去:“我当家的姓魏,是这山里的猎户。我儿子今天出去打猎的时候,看见你昏倒在山间,旁边有死蛇的尸体,想必是被蛇咬了,他见你还没有死,便把你背了回来。你放心,我们不是什么歹人,等你伤好一些了,自然会送你回家去。”
水荭走惯了江湖,对人都怀着三分戒心,而且自己又是黄花闺女,尤其谨慎,但现在全身一动不能动,也只得随遇而安。一放下心,又觉得困倦,不觉得昏昏沉沉地睡去。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感觉有人扶起自己来喂药,迷迷糊糊地喝下去,又睡着了。到了半夜,觉得腹痛,被老妇人服侍着泻了几次,总算是把余毒也泻干净了。
水荭资质本好,又是多年习武修道的人,躺了几天后,便可以下床行动。这其间,那魏姓少年青云虽然不多话,却对她甚是关心。水荭记得师傅的锦囊中写有她会与魏姓少年成亲的事情,心里对他有了芥蒂,倒是觉得怪怪的。
伤好了,就想到外面走走,这岩洞仍然是在紫青山中,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魏家一家三口住在岩洞里。老汉和少年经常出去打猎,老妇便在洞中准备饮食,这样的生活,真象是世个桃源一般。老妇也识药性,时而出去采药,这个时候,洞中就只剩下水荭一个人。她感激这家人曾经救过她,也帮助老妇做一些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