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复议,八贝勒是最合适的。”
“微臣复议!”
在南方受灾一事传来之前便有过一次讨论,讨论由谁去负责赈灾比较合适,那时候大臣们没一个人敢说话,如今倒是一个个开始推荐自己身后的主子,康熙不傻,之前大臣们不敢推荐是因为救灾银钱不够,当时不管谁负责,都不是一件好的差事,如今通过各个大臣还款,救灾款项充足,谁负责这件差事,都是有利可图的。
“微臣觉得诚亲王可以,诚亲王最为年长,且以前也办过赈灾的差事,在这事儿上是十分有经验的,微臣觉得诚亲王可以。”
在大部分官员支持老八的时候,也有一部分官员支持老三,可是却没有一人推荐胤禛。
康熙看向胤禩,问道:“老八,大臣们都推荐你去赈灾,你有什么想法?”
“儿臣觉得,其实十四弟也可以胜任这项差事。”胤禩道。
听到胤禩推荐自己,胤祯立马站了出来,大声道:“汗阿玛,儿臣愿意去赈灾。”
“老三,你觉得呢?”康熙看向胤祉,问道。
“儿臣也愿意为汗阿玛分忧。”胤祉道。
“老四,今日你什么话都没有说,你是什么想法呢?”康熙又看向胤禛。
胤禛上前一步平静道:“儿臣认为汗阿玛是天子,自然对大清的情况了如指掌,汗阿玛安排谁去赈灾那就谁去赈灾,都是为国效力,为汗阿玛分忧,自然都会矜矜业业地完成汗阿玛的嘱托。”
“如若朕希望你去赈灾呢?”康熙道。
“那儿臣义不容辞,不辜负汗阿玛所托。”胤禛道。
康熙笑了,“那行,就你负责此次赈灾事宜,此次受灾有六个省,面积太大,老七、十三,你们二人协助老四。”
“儿臣领命!”老七和十三站了出来道。
从大殿出来,胤祯一脸的不满,不快道:“这差事怎么被他得了去?真是便宜他了。”
“在这里别乱说话。”胤禩提醒道。
“好!”胤祯应下。
胤禛回府,便将此事告知了府里众人。
“妾身会安排下人收拾行李的。”乌拉那拉氏道。
“此次我会带着弘晖和弘昐去赈灾,把他们两个的行李也收拾好。”胤禛道。
“是!”乌拉那拉氏没有意见。
“弘昐也去吗?弘昐年纪小,爷是去办正经事的,带着弘昐会不会不方便?”李氏一脸的担忧,她并不希望弘昐去,此去是赈灾,必定会吃苦,她的四个孩子,怀恪嫁出去了,一个被宋氏抚养,另外一个她只当没有生,她身边只留下弘昐了,弘昐这孩子自幼身体不好,万一有一个三长两短,让她怎么办?
弘昐脸色有些难看,连忙道:“额娘,你说什么呢?儿子愿意和阿玛一起去赈灾。”
“你年纪还小,等以后多的是机会帮你阿玛办差。”李氏是知府的女儿,她自幼长在地方,她是见识过灾民受灾后的惨状的,灾民凄惨又凶狠,赈灾的人也会有危险,灾民饿得很了,也会攻击赈灾的官员,她不想弘昐受伤。
“既然如此,弘晖一人陪我去赈灾。”胤禛一语定音。
乌拉那拉氏垂下眼睛,并未反对,心中对李氏不屑,李氏可真傻,有这一遭,弘昐是再没机会和她的弘晖争了。
离京之前,胤禛去给德妃请安,告知德妃他要离开京城了,这段时间都不能给他来请安。
只不过德妃并没有见他,之前胤禛和德妃因为支持十四的事情两人还在闹矛盾。
胤禛也不介意,在永和宫门前给德妃磕头了就离开了。
“走了?”德妃道。
“雍亲王在门口磕了头就离开了。”秀儿道。
“他倒是惯会这种表面功夫的,就和佟佳那个女人一样,都是这般的虚伪,不怪两人能做母子。”德妃道。
“其实见一面也没什么,雍亲王一走,好几个月估计都回不来了,雍亲王毕竟是您的儿子,母子之间没有隔夜仇。”秀儿劝说道。
“她什么时候拿本宫当母亲了?让他支持十四,你看看他说的是什么话,此次让人换欠款,他把整个朝中大臣和勋贵都得罪了,本宫倒是要看看他日后能有什么好下场。”德妃道。
秀儿不再劝,自家娘娘对雍亲王有心结,雍亲王也对娘娘有心结,母子之间的心结也不是这么快能消解的。
“老四走了?”康熙问道。
“已经走了,离开之前还去了永和宫给德妃娘娘请安,只不过德妃娘娘没见,雍亲王在永和宫门口给德妃娘娘磕了一个头就离开了。”魏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