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难得这么齐整的坐一处,吃饭时都是说说笑笑的。
“你们来得这么晚,想必是今天香烛铺子的生意特别好吧,过节呢,家家户户都要买香烛的。”庐陵王妃笑着朝柴大嫂两口子说道。
柴大嫂没说赵家的事情,笑着应道,“今天铺子里的生意确实比往日要忙些。”她摸摸儿子柴天朗的头,笑道,“幸好有李婶娘帮忙照看天朗,要不然啊,我还忙不过来呢。”
庐陵王妃笑道,“天朗这孩子很听话,不需我们怎么看护,很多事情都是他自己做,衣裳会自己穿,会自己洗澡,我们景儿跟着他玩,还学了不少规矩呢。”
李景点头,“是呢,我跟着天朗哥哥学会了穿衣和穿鞋子。”
以前,李景的衣裳总是穿反,鞋子也是左右不分,柴天朗来了后,告诉他如何分衣裳的正反面,如何分鞋子的左右面。
李景不爱听大人的话,这些事情家里人教了许多次,他一次也没有记住,却十分听柴天朗的话。
柴天朗只教了两回,李景就记住了。
柴大嫂笑道,“那也是景儿聪明,才学得快。”
女眷们聊天,男子们那边已经喝开了。
柴大公子执着酒壶向庐陵王敬酒,“李叔,来尝尝这酒,这是我铺子的伙计排了一个时辰的队才买到的,我那附近的住户都说这家的酒酿得好。”
酒是柴大公子带来的,两大缸酒,每坛三十斤。
庐陵王还没有喝到酒,只闻到气味,就知道是好酒。
“只闻一闻就知道是好酒,景儿舅舅有心了。”庐陵王笑道,又招呼着其他人,“元修,来来来,尝尝这酒。”
穆元修微笑道,“好的,伯父。”
李兴安嫉妒,“爹,你都不招呼我们哥几个喝酒的?”
“你们没手吗?自己倒!”庐陵王给穆元修倒酒,不理儿子们。
儿子想喝酒,还要老子倒?反了!
李兴安三兄弟只好自己给自己倒酒。
热热闹闹的家宴,一直吃到月上树梢才散。
穆元修拿着李玉竹送的小灯笼,回山上去了。
柴大嫂和柴大公子要带柴天朗回柴家老宅去,小家伙委委屈屈地拉着李景不放手。
李兴茂笑着道,“大哥大嫂,就让天朗再住一晚吧。”
“是呢,姑父都同意了,再住一晚。”柴天朗得到准许,飞快往李兴茂身后藏,两手死死拉着李兴茂的袍子摆。
柴大公子沉着脸,“也不是不可以,但你这样一直吵姑姑姑父可是不礼貌的。”
柴娥英笑道,“并没有吵到我们俩,他和景儿的叔叔们住一屋,和景儿睡一床,这男孩子啊,就该跟男子们一起玩一起住,天朗最近学了好多男子们说的语句。”
柴大公子刚才就留意到了,天朗说话的神态,有几分李兴茂沉稳冷静的样子。
李家的公子们读书不少,跟村里人相比,有一股子说不出的矜贵气韵。
他们甚至不比县城的少年公子们差,柴大公子没读多少书,靠着父亲留下的一点田地收租过活,后来娶了媳妇,又靠着媳妇娘家的支持开了铺子。
他只是一个粗略认得字的粗人,那些礼仪规矩等,他其实是不懂的。
所以他一直希望妹妹嫁一个书香大户之家,他对李家就相当的满意。
儿子能跟着李家学学礼仪规矩,让他很是欣慰。
“行吧,今晚你听话些,我们明天再来接你,姑太祖母病了,你母亲明天就要回去,你得跟我们去县城了。”柴大公子拍拍儿子的小脑袋。
“啊?明天就回啊。”柴天朗叹气,“不能多住几天吗?”
“景儿跟你去县城住两天怎么样?”李玉竹笑道。
柴大嫂明天回县城,她也去县城看看吧,拿了赵家的诊金和赵老太太的秘密礼物,不去看赵老太太可说不过去。
李景惊讶道,“小姑,真的吗?”
“真的!”李玉竹好笑道,“快去睡觉吧,早睡早起。”
“好呢。”李景和柴天朗一起欢呼。
两个孩子手拉手,往后宅跑去了。
柴大嫂气笑了,“这猴儿子!”
天已黑,柴大嫂两口子和李家人挥手告别,坐了马车去柴家老宅去了。
柴娥英出嫁后,那处宅子还闲置着,只有老仆人周婆住在那里守屋子,柴娥英兄妹二人偶尔回去看看。
.
第二天一早,不放心赵家老太太的柴大嫂早早就来了李家,她要和李玉竹一起去县城。
李玉竹比她预想的起得还要早。
她到了李家的时候,李玉竹的马车已经收拾好了。
“行李也装好了,景儿和天朗早候在马车里了。”李玉竹笑着道,“这两孩子,眼皮还没睁开呢,就嚷着要一起去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