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中想到了昨天收到的不平常的回礼红包。
引着他们前来的管事娘子,有些犹豫起来,不知要不要继续将人往正屋带。
就在这时,从正屋跑来一个大丫头。
大丫头看到柴大嫂,行了一礼,又对那管事娘子说道,“老太太昨晚吹了凉风,这会儿头疼呢,你带客人去别处先坐坐,等她头疼好了,再请去问安吧。”
柴大嫂笑着道,“姑祖母年岁大了,是该多休息着,那我们先去别屋吃茶等着。”
引路的管事娘子松了口气。
她朝柴大嫂两口子笑道,“表姑娘,表姑爷,那咱们先到荷风阁休息着。”
“也好。”柴大嫂点头。
于是,大家跟着管事娘子去了一处凉阁休息。
李玉竹坐了会儿,假说要去茅房,她凭着记忆往赵老太太的院子走来。
不过,她没有进去,而是站在附近的树旁,悄悄偷听着进出侍女的对话。
她听到有人说,“今天家里人多,出了这等事,可如何是好?”
“是啊,报官也不能报,这要是传出去,家里的面子还往哪里搁?”另一人说道。
“几百两的银票,还有一片金叶子,还有银锞子银镯子,全没了。”头一个说话的人叹着道,“幸好咱们昨天没在老太太的屋里当差,否则啊,这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两个侍女小声议论着,走远了。
李玉竹蹙眉沉思,赵家仆人说钱不见了,他们几人又分别收到了大额的红包钱,赵老太太没跟侍女说?那红包又是谁包的?
难不成是赵老太太自己包的?
而她又不说?
赵老太太的做法,可真是奇怪得很。
李玉竹在原地又站了会儿,偷听的都是如此的消息。
老太太屋里丢了一笔钱物,赵大太太很生气,叫人暗中查找。
因为有客人,不能将事情宣扬出去。
再没听到有实用的事情后,李玉竹回到了凉阁那儿。
她看到,春儿带着三个孩子,在凉阁旁的竹林小道上玩耍。
那儿阴凉,还有些风儿。
李玉竹便没有喊春儿,而是径直走进了凉阁。
她将意外听到的事情,对柴娥英和她哥嫂说了,“我怀疑,是老太太将钱包进红包里去了,但她没说出来。”
柴娥英惊讶道,“然后,管理老太太财物的管事娘子发现钱物不见了,就开始查找,但大家都说不知道?”
“难怪一院子的人都脸色难看了,都怕怀疑上自己。”柴大嫂摇摇头。
第347章 不要杞人忧天(1)
“这事儿要说吗?”李玉竹问柴大嫂。
柴大嫂看向赵老太太院子方向,“先不说,今天赵家人多,即便说了,表伯母也不好收回,传出去反而不好。”
“老太太为何这么做?”柴大公子也想不明白。
李玉竹点头,“那我等柴大嫂嫂安排。”
“李三姑娘,我叫娥英带你们来县城玩,反而摊上这件事儿,真是过意不去。”柴大嫂歉意说道。
李玉竹笑着道,“没什么,要是赵老太太不收回,我还得一两金子呢。”
他们在赵家吃了早茶点心,吃了午饭的宴席,也没有等到赵老太太请他们去说话。
柴大嫂只得向柴家太太问了安后,便带着大家离开赵家回去了。
.
李玉竹在柴娥英的哥嫂这儿又住了一天,这便回县令夫人那儿。
她去的时候,带走了果果和李景。
柴娥英辛苦多日,也该让她休息休息了。
起初柴娥英不放心她带着两孩子离开,一直劝着。
李玉竹笑着道,“不是有春儿帮忙吗?大嫂尽管休息两天便是。”
柴娥英只好同意了。
不过,到了第二天,柴娥英却派了贵伯前来送话,说赵老太太得了怪病,问她要不要去看看。
李玉竹惊讶了,“前天晚上,赵老太太不是还很精神的吗?怎么忽然就得了怪病?”
那天晚上接受大家拜寿的赵老太太,满脸红光,脸上满上喜庆之色,哪里是生病之人的样子?
贵伯摇摇头,“是呀,大家都挺纳闷的,三姑娘没跟我多详说,只说她不大正常,说李三姑娘要是得了空,可以去看看。赵家有钱,给姑娘的诊金一定不会少。”
李玉竹回到县令府里,本想找机会跟县令夫人说说县令大人的事,必竟,这事情一是涉及隐私,二呢,她一个小姑娘,不太好说这事,正犹豫不决时,贵伯找来了。
也罢,且先将县令的事情放一放,去赵家看看再说。
就冲这赵老太太给她的一两金子,她也该去看看才是。
“好,我便去看看。”
李玉竹向县令夫人打了声招呼,带着两个孩子和春儿,又来到了柴娥英大哥大嫂的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