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医女:带着王府全家去种田+番外(329)

作者:秋烟冉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哎,我认得路。”李玉竹好笑。

进了厨房,李玉竹发现,原先放在厨房的那张简陋的竹板拼接的餐桌不见了,改成了一张刨过光的,还刷了清漆的大长方形木桌子。

那几张破破旧旧的木头凳子,也已经不在原地,摆在桌边的,是十二把崭新的竹凳子。

竹凳子也磨过光,锃亮锃亮的。

见李兴安和李玉竹看着新桌椅十分惊讶,李二公子说道,“大哥的新娘子进门,家里的破旧物着实不好看,母亲叫我们搬走了,又请村里人做了新的。”

庐陵王妃笑道,“桌子是大妞男人做的,他的手艺真不错,一天功夫就做好了。这十二把椅子是里正爹做的,叫你们爹去跟人学篾匠手艺,他一天篾刀没捏,倒将人家十二把新椅子拐来了。”

说完,她沉着脸横了眼庐陵王,“这人情可记得去还。”

庐陵王摸摸后脑勺,嘿嘿说道,“知道知道,你念了三天了,还有完没完?还让不让人吃夜宵了?”

小炉子上面的小铁锅里,翻滚着白白胖胖的汤圆。

汤圆圆鼓鼓的,个头赛荔枝。

李玉竹拿着勺,一碗一碗地装着。

大郡主二郡主摆着勺子。

“每人十二个,管饱。”庐陵王妃笑着道。

庐陵王嘟囔着摸肚皮,“十二个有点少……”

庐陵王妃马上瞪向他的肥肚皮。

庐陵王飞快一吸气,拍着瘪了一截的肚皮,“最近操心老大的婚事,瘦了两斤……”

庐陵王妃冷笑,“瘦二十斤我就多给你两个!”

一百七十二斤瘦成一百七十斤,还好意思提?

大家快快乐乐吃着汤圆,一边吃着,一边聊着趣事。

庐陵王因为汤圆少了不高兴,但很快,他被穆元修的话题吸引过去了,完全忘记了汤圆的事。

穆元修说着县令的事情,县令长什么样,为人如何,对家人对外人如何。

县令审案子时,百姓是如何评价的。

穆元修都跟庐陵王说了。

久不听见政事的庐陵王,听着穆元修的讲解,听得津津有味。

李兴安则说着县城的见闻,铺子都卖什么吃的,街上的行人流行穿什么衣裳戴什么首饰,这话题将二郡主和大郡主吸引了过去。

而李立行,则是向李二公子吹着牛,说他在县城有多厉害,李二公子听了直呵呵。

庐陵王妃向李玉竹打听着县令夫人的病情。

“她的病没问题了,接下来只要坚持吃药,多多注意养身就能和正常人一样了。”李玉竹说道。

庐陵王妃点着头,“那就好,年纪轻轻的,染上重病真是不幸,幸而好了,不然的话……”她看一眼李立行,轻轻叹了声,又笑着道,“好在已经好了。”

说话间,大家吃好了夜宵。

庐陵王妃喊着三个女儿一起洗碗。

其他人跟着庐陵王回到了正堂,一起来挂挂屏。

洗好碗,李玉竹和两个姐姐也跑来正屋看。

这种挂屏,就内似于现代那世乡下人家挂的中堂。

现代人家画风景画,挂伟人画,古时的人们审美也差不离,多是挂好看的风景画。

不过,风景画并不局限于纸张画作,有的是纺织品编成的风景画,比如京城有人家挂过昂贵的西域壁毯,小皇帝的正殿中挂的是玉璧。

文人雅客们挂竹雕木雕。

她记得庐陵王府的正屋中堂中,挂的是一对白玉挂屏。

而这羽毛挂屏,倒是少见。

因为五彩羽毛难寻,拼成画作更是难得。

几个少年在庐陵王的指挥下,将两幅挂屏挂好了。

大家站在正屋门口一起欣赏着。

李立行最是得意,“好看好看。”

李二公子考他,“如何好看?”

这可把不学无术的李立行问住了,“颜……颜色好看,花花绿绿的。”

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这时,世子回来了。

李玉竹将他推上前,“大哥你回来了?来看看李立行父亲送来的礼物,这是特意送给你的新婚礼物。对了,李立行母亲也送了礼物来,在娘的屋里放着呢。那是给你和娥英姐的。”

世子欣赏着挂屏,连声称赞,“好精美的羽毛画。”

大家都夸画作精美,李立行更是得意,“我爹的眼光,那怎么会差呢?”

庐陵王妃带世子进屋看县令夫人的礼物。

李玉竹也跟去看。

世子看到礼物,惊讶说道,“县令夫人有心了。”

庐陵王妃微微皱眉,“县令一家,是不是太客气了?我们收留了他们儿子几天,就送了千两的银子,这又送昂贵的礼物来?”

世子也惊讶他们一家的大方。

李玉竹笑着道,“那千两银子是悬赏,别人家救了也是得这么多的赏钱。另外,娘怎么忘记了,我还救了县令夫人一命呢。这又正好赶上大哥大婚,他们送这点礼物,也不算什么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