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太太身边的老仆人。
柴大公子朝她点了点头,“嬷嬷请讲。”
嬷嬷叹了口气,说道,“你也别怪老太太偏心二爷,将二姑娘嫁去罗家的事,老太太也是逼不得已。两家多年前就订了亲,忽然一日说婚事不作数了,对柴家所有姑娘都不好。”
柴大公子冷笑一声,“事情都过去了,还提这事做什么?嬷嬷若想不惹娥英生气,就别再提什么罗家退亲的事情,这是在打她的脸。”
嬷嬷一怔,点了点头,“我晓得了。”
“嬷嬷没什么别的事情,我便先走了,娥英那里的事情还等着我安排呢。”柴大公子转身又要走。
“大公子,你等会儿。”嬷嬷又拉着他。
柴大公子皱了下眉头,“嬷嬷还有事吗?”
“大公子,老太太对三姑娘生气,也并不是不喜欢她,只是……,三姑娘的脾气太倔强了,她回来向老太太道个歉,老太太就会原谅她的。”嬷嬷又说道。
“娥英她做错什么了?需要道歉?”柴大公子冷笑,“她生病了,被罗家嫌弃,本来就很可怜了,可大家不关心她不说,反而说她不该霸着罗家公子不放,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
“……”
“二妹抢了她的婚事,她发一句牢骚就说她不替家里的名声着想。怎么,她心里不高兴了,连一句抱怨的话都不能说么?她又没有当着外人抱怨!”
“……”
“如今二妹已嫁去了罗家,娥英也要出嫁了,过往的事情,嬷嬷还是不要提吧。”
柴大公子说完,甩着袖子骑马而去。
嬷嬷被训斥了一顿,黑着脸回到宅子中。
后宅正屋柴老太太的屋里,坐着柴大姑娘和柴二姑娘,还有柴二老爷的继妻。
这位继妻是柴大姑娘和柴二姑娘的远房表姨。
柴二老爷的继妻比两个继女大不了几岁,又是亲戚,她们的关系还说得过去。
自然而然的,柴三姑娘柴娥英在家里就被排斥掉了。
不管做什么,她都融入不了二房一家子。
嬷嬷走上前,笑着道,“二太太大姑娘二姑娘来了?”
三人朝她点了点头。
柴老太太看着她问道,“你跟大郎说了?”
嬷嬷皱了下眉,“话没说完呢,大公子就走了,他不想听我说话。”
“叫娥英给她二父道歉的事,你说了没有?”柴老太太又问。
嬷嬷摇摇头,“没来得及说二老爷的事,大公子就走了,很生气呢,叫我不要提过去的事情,说三姑娘不喜欢听。”
柴老太太冷着脸,“这两兄妹一个比一个倔强,给他们二父道个歉,明天热热闹闹的出嫁多好,他们非要这么闹。”
柴二太太道,“老太太,由他们去吧,大郎也不是小孩,这点小事,他应该能操持办好的。”
“就是,奶奶,别管他们了。”柴二姑娘也劝。
“嫁的不过是从北地来的穷逃难的,奶奶干嘛还要爹去观婚礼?那一家子,够资格和爹平起平坐吗?”柴大姑娘也笑道。
“就是,穷成什么样的家了,也就三妹那个嫁不出去的,着急着嫁。”柴二姑娘讽笑。
“听说,那男家的媳妇刚跑走了,这得是多穷的人家,原配受不了跑了?”柴二太太眨眨着眼,好奇问道。
表情好奇,眼神却闪着嘲讽。
“多穷?天天吃野菜,一家子睡一床!”柴二姑娘拿着团扇,掩唇而笑,“那一家还有两个兄弟没娶妻,这是想娶个共妻回去么?”
柴大姑娘也笑,“也许吧,我听说很穷的地方,便是这么娶媳妇的,三兄弟合娶一个媳妇。”
“那倒不至于这么穷吧,娥英的手里头不是有千两的嫁妆吗?她会帮着那家的兄弟再娶媳妇吧?”柴二太太看着两个继女,眨着眼说道。
“自己出嫁妆帮着小叔子娶媳妇,娥英的脑袋里究竟装着什么?”柴二姑娘冷笑。
柴老太太听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话,心里越发气闷。
“明天,你们都跟我去老宅,李家不拿聘礼,他们休想拿走娥英的一文嫁妆,我柴家的钱,绝不贴补男方家!”柴老太太沉着脸说道。
柴家姐妹和柴二太太,都想看柴娥英的笑话,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去,因为柴大公子不让他们去老宅,但跟着老太太去,就可以了。
大公子可不敢撵老太太。
柴娥英的笑话,一定多得够她们说上一年。
“是,老太太。”三人一起应道,眼神里难掩兴奋。
.
柴大公子骑马回了村里的老宅。
这是他生父母留下的宅子,他们兄妹可以安心地住着。
宅子附近的荒草,早在前天就全都铲干净了,屋檐下挂着红灯笼,显得十分的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