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兰秀想了又想,最终还是小声道:“是这样的,这两年咱不是没去你姥家吗?我想着明天元宵节,想去你姥家看看。”
这些年来,她回家的次数并不多。
一来叶老三太不是东西,以前还顾及她爹在世,她爹死了以后,他就根本不让自己回家,一提回娘家就说要杀了他们全家,还每次借口打人。
二来就是家里太穷了,同村嫁过来的,都比自己好,她不想让母亲与她弟担心,就少回去。
像这两年,家里拿不出一样像样的东西,空手回去,她根本没脸。
现在家里有钱了,明天又是元宵节,她想买些东西回去。
叶瑾玉一听,这才想起,原主有姥姥与舅舅。
她从小只与爷爷相依为命,又一心想着赚钱,还真没想起这事。
笑着道:“那肯定得去的,我最近太忙了,都把这事忘记了,正好大伯娘不是将您的新棉袄做好了,明天就穿新棉袄过去。”
他们几人,因为能够穿几个堂哥堂姐的旧棉袄,所以周美华先给妯娌做。
叶瑾玉笑着道:“这样吧,明天我一早和大伯将你们送到姥姥家,你们就在那里玩到下午,等下午我和大伯回家去接你们如何?”
看着家里有买的鸡蛋糕,糖果却不多了,不过到时候可以去买。
她道:“妈,这些你明天都拿到姥姥家去,路上时称几斤肉,等下午我去的时候,再去城里买一些东西送给姥姥。”
黄兰秀道:“你去忙你们的,我自己骑车去,我跟你大伯娘说好了,送些东西去就回来。”
她还着急发圈的事情。
“妈,发圈的事情不用操心,明天难得是团圆的日子,你得呆在姥姥家吃完午饭。”
不提起这事还好,提起了,叶瑾玉也想起来。
那一家子在姥爷病重,舅舅又为了救人瘸了腿,可被救的一家不但不感谢,反而怪人家多事,自然也不可能出钱。
家里条件本还可以的,为了救姥姥舅舅治病,而花光了所有。
后来,姥爷走了,舅舅留下了残疾,干不了太多的活,家里也就越来越穷。
前几年好不容易与个外地逃荒过来的女人搭伙过日子,没想到那女人生下孩子没两年,受不了这里的穷,跟着同村一个男的跑了。
现在家里是老的老,瘸的瘸,小的小,就更加不容易了。
原主的记忆中,这姥姥与舅舅对他们挺好,以前一直救济他们家,只是后来自己也落败,这才有心无力。
她拿出二十块钱来,道:“妈,明天将这个给姥姥,让她平时吃好一些,以后我要没时间,您也多去看看他们。”
黄兰秀确实想多在娘家呆一呆,也就没拒绝,拿着钱,道:“好。”
时间也不早了,母女俩挤在一张床上睡着。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黄兰秀就开始做饭。
现在家里米油都足,她再也不能像以前用布擦一下锅炒菜了,也稍微舍得放油了。
炒了一盘肉,一盘小菜,还打了两鸡蛋汤,还用面粉搓了几个砣当汤圆放里面也应个取景。
家里还有辣酱与小鱼干,用碗装了一点出来。
这才喊着:“吃饭了。”
这么几天吃的好,心里也不再像以前那么苦,黄兰秀枯瘦的脸上终于好看了不少,有了一些肉。
兄弟俩先起来,开始帮她端饭。
今天叶瑾红也在,喊了一声三婶娘,乖巧带着四丫去洗漱。
叶瑾玉躺在床上实在不想起来,可没办法,得赚钱。
伸个了懒腰,嘀咕着等哪天不那么忙了,她一定要睡上一天,睡到自然醒。
穿上冰冷的衣服,刷完牙,洗了个热水脸,这才感觉热了起来,来到桌边,几个弟弟妹妹都喊着她,现在他们把这位大姐简直当神一般存在。
一家人吃完饭,让几个小的特意换了一个稍好的衣服,提着那一蛇皮袋钱这才来到叶大海家。
此时叶大海只带了两袋子,道:“今天元宵,早点回家。”
看着侄女提的蛇皮袋,也没多问,将它塞到后面一个平时可以座的坐板下面。
那里平时可以放东西,还带锁,有什么重要的东西,甚至都会塞到那里面。
周美华看着新袄子,特意扎了一个深色发圈的妯娌,笑着道:“家里有我,不用操心。”
“好,辛苦嫂子了。”她也坐上了拖拉机,想着即将回到娘家,心情就很激动。
黄兰秀的娘家在北河湾,离这里得四十多里。
当年,叶老三去北河湾挑河泥,在自家村子找不到媳妇的他,打起了一起挑河泥,且老实的黄兰秀的主意。
当年的叶老三模样也算不错,一七六的身高,看上去还是人模狗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