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是有些心疼小叔,平日里出去开会辛苦了。
郑铭安开着车,姿态闲适,语气慵懒:“我不喜欢坐火车。”
那么多人挤在一起,哪怕是有包厢,他依旧不喜欢。
能开车的地方,他宁愿累一些。
郑伟也知道他小叔不喜欢待在人多的地方,小声嘀咕了一句:“毛病多。”
“嗯?”
“没什么,你开你的车吧,要不要喝点水?或者吃点东西?”
“喝水。”
郑伟赶紧殷勤的打开水壶。
坐在后面的叶瑾玉看着叔侄两人的互动,觉得挺有趣的。
靠着后背,偏头看向外面的夜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这样慢慢的睡着了。
直到停车,田凯去开车,她清醒了过来。
“醒了。”郑铭安 坐到了后座,声音中略微带着疲惫:“再睡一会儿,就快到卯城了。”
叶瑾玉小声回答:“不困了。”
而此时,说要陪着他家小叔说话,不能让小叔打瞌睡的郑伟,此时睡得四仰八叉,打着小呼噜。
就算是已经换人开车,他也没有醒来。
这心大的,就算是将他给卖了,估计也不知道。
大概在凌晨四点的时候,车子终于回到了卯城。
他们得先送叶瑾玉回家。
好在进入卯城之后就很快了。
车子停在了院子门口,此时院子里面已经亮了灯,大家显然已经起来准备做麻辣烫了。
叶瑾玉问:“要不要先去吃个早餐,再回去睡觉?”
郑铭安摇头:“今天累了,下次吧。”
确实都累了,叶瑾玉也就没多留。
不过在离开之前,她想了想对郑铭安道:“宋先生既然送了我一份礼物,我自然得回一份礼。”
郑铭安挑眉。
叶瑾玉道:“我听你和宋先生在聊丁家的事情,你可以让宋先生不用担心,明哲保身就行,过不了一个月,丁家定不是危险。”
听完她所说的话语之后,就连郑铭安也不得不露出惊讶:“小叶是如何知道的?”
叶瑾玉面无改色道:“前两天无意见听到一些不该听的,但放心,没人发现我。”
1980年那件大案子上了年纪的都不陌生,正是丁家。
而她之所以知道,也是拜她爱听八卦,卖烧烤时就喜欢听大家天南海北的吹,有位丁大叔喝了酒就喜欢吹他老叔公的事情。
说,要不是老叔公站错了队,又贪污了一万块钱,让上面知道了,现在他们老丁家肯定不是这样的。
路上,她一直琢磨着,既然都是姓丁,而现在又是1980年,那应该是那件事情了,既然宋成毅送了自己这份礼,她该回一份什么样的礼才行。
反正她这样说了,至于他们怎么做,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看着家人们来开门,挥了挥手,提着大包小包进去了。
郑铭安坐在车中,若有所思着,突然笑了,看着依旧还没醒的蠢侄子。
对正在开车的田凯道:“凯子,你说咱老郑家怎么就没这样的好运气了?”
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让田凯摸不着头脑:“啊?”
第122章 受益匪浅
叶瑾玉回到家,将从海城带回的礼物给到家人。
在家里人的惊喜与心疼中,吃了一些东西,就去睡觉了。
一觉醒来时,已经十一点多了。
吃过饭,与两小只玩闹了一会儿,就去了麻辣烫那边看看。
此时正好是中午时间,不少老顾客在那边,看到她纷纷打着招呼:“哟,小叶回来了啊。”
“是啊,刘大哥,中午没回家吃了?”
刘大哥是水泥厂的职工,他笑呵呵道:“你嫂子回娘家了,我也懒得做,就过来随便吃些。”
忍不住夸着:“你们这还真是齐全,连米饭都有卖。”
五分钱一碗的米饭,要是忙不过来,到这里买碗米饭,再拿些麻辣烫,省事又好吃,能吃两碗。
叶瑾玉笑着道:“你们喜欢就好。”
也是他们自己煮米饭时,有人看着他们这米饭,问卖不卖时,叶瑾玉来的灵感。
反正他们中午也得吃饭,煮多煮少都吃的完,就想着五分钱一小碗,反正想要吃的可以买着吃,吃不完,他们自己也得吃。
不少单身汉或者家里有事没人做饭的,还真就过来买碗饭以后就着麻辣烫吃。
好吃又抗饿,这米饭居然还卖的不错,周末得煮上两大锅。
黄兰秀收着钱,看着女儿,心疼道:“怎么不多休息一下?”
周美华此时正好有些空闲,也道:“就是,这里我们忙得过来,你在家好好休息一下。”
知道长辈们是关心自己,她笑着道:“我没事儿,我也只是过来看看,呆会儿还得去厂里看看,那边最近会很忙,我会顾着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