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1280)

谢知非虚晃着的目光,慢慢聚拢起来,用最轻的,也最坚定的口吻,对着闭目似沉睡的少女,一字一句说道:

“淮右,她不该!”

泪再度滑落下来的同时,谢知非竭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子不嫌母丑——这是为人的孝道。

但他接下来要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大不孝,大不敬。

“水月庵有个习俗,谁开庵门看到了被遗弃的女婴,谁就收养这个女婴。

我不说静尘,静尘那样的人,赵氏连她的边都摸不上,我只说庵主慧如师太。

慧如是普通人,也是俗人。

她命苦不苦?

比黄连还要苦。

可即使那样一个苦命的人,待兰川都是极好的,哪怕她再舍不得兰川,为了孩子的前程,也含泪把她送到别院来。

为什么?

因为出家人,慈悲为怀。

赵氏身为母亲,身上缺的便是慈悲二字。

慈悲是什么?

是慈爱,是怜悯。

菩萨有慈悲之心,赵氏不是菩萨,你不能苛求她,但你可以苛求她有一点点容人之心。

容你在海棠院平平安安的长大,哪怕不喜欢你,也不要明里苛责,暗中伤害。

她是怎么做的呢?

她用她那张阴沉的脸,推开你;用冷漠的眼,无视你;用她冰冷的言语,伤害你。

每年生辰前,爹会问你最想要什么,你开口之前,都要先看一眼赵氏的神情,生怕自己要得多了,她的脸又沉下来。

淮右啊,我们的娘赵氏虽然读过书,会吟诗作对,虽然赵家的家教门风都不错,但书和家教都没有教会她做一个善良的人。

善良是什么?

是晏行看到谢道之母子孤苦无依的住在破庙里,伸出的援手;

是唐之未心心念念为唐明月,谋划的归宿;

善良是温和,是体谅,是见不得人间疾苦,是自己深陷泥潭,却依旧尽最大的能力,让人世间变得美好一些。

心怀善良的人,察觉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心怀恶意的人,看谁都觉得不是好人。

所以赵氏从不相信,她的女儿在尼姑庵,会被师傅像亲生女儿一样,温柔对待,由此可见,她的心是恶的。

这种恶掩盖在她才女的的外表下,掩盖在她明艳动人的脸蛋下,掩盖在她身为母亲的身份下。

一个母亲用那样不入流的手段,年复一年的对付一个弱小的孩子……”

谢知非的眼泪又要涌出来,硬生生咬牙忍住了。

“淮右,这八年,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熬过来的,我看到的有这么多,我看不到的,爹看不到的……你告诉我,你怎么熬过来的?”

“难怪她……”

李不言心疼到眼泪流下来:“海棠院的八年,统统都忘了,忘得好,忘得真好!”

是啊!

忘得真好。

谢知非摸着少女的脸,只觉得五脏六腑皆被一个叫淮右的小女孩弄得生疼。

“前面我说,赵氏身为一个母亲,待你不好,这一点她是占理的;后面其实还有一句我没说出口的话——

淮右,她是占了理,但占理不代表她做得就对。

她的心胸是那样的狭小,她的心思是那样的阴暗,所以,她根本不配你称呼她一声娘!”

————

还有一章正在写,满意的话会放上来的,姑娘们别等!

第923章 弱小

“淮右,我们再来看看她五奶奶的身份。”

谢知非略顿一顿。

“五奶奶这个身份是谁给她的?是郑唤堂。有了郑唤堂,才有赵氏在郑家的身份和地位。

郑唤堂的身份是谁给的?

郑老将军。

换句话说,赵氏、郑唤堂和老将军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老将军已经做出李代桃僵的这个决定后,赵氏即便是为了爹,也要善待淮右你。

因为他们俩是结发夫妻。

有道是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夫妻之间,仅仅恩爱就够了吗?

远远不够!

还要能同甘共苦。

赵氏高攀嫁到郑家,以为五奶奶的身份就是享福,就是花团锦簇,她只知道同甘,并未想到共苦。

所谓共苦,就是发自内心的付出,不抱怨,夫妻二人携手走过最艰难的几年时间。

赵氏共苦的不甘不愿,好像全天下都欠了她一样,以至于最后连好脾气的郑唤堂都与她离了心。

如果太子妃梁氏坐在郑家五奶奶的位置,她会怎么做?

她会把你视若己出,因为从小的教养告诉她,这世上不会有白白的得到,也不会有白白的付出。

她待你好一分,她的儿子就会得利一分,她在男人心中的位置,也会高出一分。

她甚至会想到以后,以后你长大了,念着她曾经养你一场的份上,会回过头来帮郑家一把,帮她儿子一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