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直到下了学, 也没见陆尚回来。
一开始姜婉宁倒也没多想,可眼看天色越来越暗,直至天彻底黑下来, 仍不见他影子,她这才觉出两分意外。
她心不在焉地用了两口饭, 忍不住去了门口等。
这个时候还有回家的村民,在门口看见她后, 有的仍是避着,但也有三五个抬手打了招呼。
“这是陆秀才的媳妇儿吧?陆秀才这些天好点了?”
“啊……是,好多了, 您是——”
“我是村北的张家, 你叫我张叔就行!”
许是因为要打起精神应付乡亲的缘故, 姜婉宁的注意力也跟着偏移几分, 总不会满脑子乱猜陆尚的去处了。
然而等最后一个村民也回了家, 陆老二家门口再没有人过路, 就连隔壁家的大黄狗都回了窝, 周围安静得过分,陆尚还是没有出现。
姜婉宁忽然听到背后传来一阵缓慢的脚步声,回头一看, 果然是陆奶奶过来了, 她步子有些乱, 走近后第一句便是:“尚儿还没回来?”
“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没回来,这是去哪儿了啊……别不是路上出了什么事吧,问题是咱都不知道他到底往哪边去了啊。”
没有姜婉宁的应和, 陆奶奶的焦虑越发重起来。
她在门口左右徘徊着,因为担心嘴巴也闲不住:“我就知道, 不该同意尚儿做什么生意的,就他那身子,哪里扛得住啊……”
“等他回来我一定再跟他好好说说,还是念书吧,念书好,要不然怎那么多大老爷都叫家中儿郎念书?尚儿糊涂啊!”
陆尚糊涂不糊涂的吧,姜婉宁不晓得。
但她却知道,陆奶奶这话根本不现实,陆尚连转商籍的念头都有了,又哪里是三言两语会放弃行商的。
再说了——
姜婉宁没法儿违心地说,以前能比现在好。
就在陆奶奶将要忍不住去村口找人的时候,只见远处的小路上出现一点忽明忽暗的光点,姜婉宁精神一震:“那是不是夫君!”
陆奶奶顿时拔高了脖子。
随着小路上的那道人影接近,他的面容也露了出来。
“尚儿!”陆奶奶当即便是一声呼唤,一路跑过去。
姜婉宁虽是没有动,可她紧紧攥了一晚的手缓缓松开,她也分不清自己是惊喜更多一点,还是后怕更多一点。
远处,陆尚跟陆奶奶碰上,他也没有停,搀着老太太之往家走。
等见了姜婉宁,他才抹了一把脸:“这一天可真是!”只见他整个人都灰头土脸的,也不知去了哪,弄了满身泥,还浑身臭烘烘的。
偏偏他精神头大好,整个人都散发着喜气,要不是有长辈在场,他简直想抱起姜婉宁转上一圈。
陆奶奶没注意他的情绪,听了这话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心一紧:“怎么了吗?尚儿你别吓奶奶啊……”
“没事没事,我先洗把脸,进去再说。”陆尚只好先宽慰老太太,又哄她先进门。
院里的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只剩下陆晓晓和陆秋两姐妹在墙角那边,看模样是在给鸡崽儿唯食。
陆尚瞧见了却也没多说,径自去井边打了水,洗完脸还不够,又舀了一瓢,直接从头浇到脚。
陆奶奶当即大惊:“哎哟这怎么行!这可不是要受凉了……”
然不等她把话喊完,姜婉宁已经拿了毛巾过来,她还带了一个大一点的薄毯,有心给陆尚围上,却被他摆手拒绝。
陆尚只囫囵擦了擦脸和头发,直接在井边坐下,这才开口说起今天的事:“今儿失算了,我去了葛家村,本来没想再去旁处的,不过在那碰见一个半大孩子,正是我找了好久的人,后来跟他一合计,又往署西村和南星村走了一趟。”
“倒也不是路远路近的问题,主要是——”便是现在想起来,陆尚都觉腌臜,“我去了几个鸭舍,还去了几个猪圈,正好碰见大猪发狂,被拱了一身的泥,就成这样了。”
陆奶奶渐渐回过味来:“那就是……没有坏事了?”
“也不算坏事,毕竟找着了我需要的人,还算值得,总归是高兴大过不高兴吧。”陆尚说,“就是害你们担心了。”
“没事没事,只要人没事就行……”陆奶奶听了这么一通,除了一点心疼,倒也没旁的心思了。
至于她刚才还信誓旦旦说要劝陆尚重新读书的话,如今也被咽回了肚子里:“那你吃东西了不?奶奶给你煮点饭吧?”
“不用了,我半下午时把早上带走的肉夹馍给吃了,现在这一身脏兮兮的,也吃不下东西,赶明儿早上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