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尚的脸上从愧疚到茫然到震惊,嘴巴也是越长越大,他不自觉吞了吞口水:“什么叫还有晚上呀?”
姜婉宁理所当然道:“夫君不是着急认字吗?我想好了,以后就晚上教你识字,每天晚上学两个时辰,这样只需要半年时间,就能把常用的字认得差不多了,咱们先从识字开始,等都认得了,再练习写字。”
她计划得很好,耐不住陆尚实在不是一个好学的。
他一脸苦相,张口就要拒绝,可姜婉宁并不给他反对的时间,匆匆说了一句:“我现在就去准备晚饭,还是要抓紧时间,不然等学完就太晚了。”
陆尚欲哭无泪。
姜婉宁一心记挂着晚上的识字课,晚饭只简单准备了一些,好在昨日的金汤鱼还有些剩余,她便往里面加了几把蔬菜,又加了两块豆腐,一起炖上片刻,就能出锅了。
而家里还有面饼,她在热汤时顺便把面饼放在了锅盖上,汤和饼一起做好,再把陆奶奶叫回来,前后不过半个时辰,晚饭已然解决。
姜婉宁先回房间备课,陆奶奶听说大孙子又要念书了,可是高兴得不行,连声催促陆尚快快回去用功,根本不给他刷碗拖延的机会。
陆尚无法,只好磨磨蹭蹭地回房。
而屋里,姜婉宁已经准备好了纸笔,笔是书肆老板给的,纸虽不是最好的那种,但也是家里最好的。
看清这些东西后,陆尚欲言又止:“要不……”
“夫君回来了?”姜婉宁招招手,“那便开始吧,今天只是第一天,我们就粗略学五十个字,要是能适应的话,后面再加。”
陆尚毕竟已经是个成年人,便是心里发憷,可也知道好坏,如今见姜婉宁这样上心,他更没有退缩的余地了。
只是在开始前,他先把带回来的翡翠素钗送给了她。
姜婉宁小心打开后,当场将钗子带了上去,没去照铜镜,而是仰头问陆尚:“好看吗?”
不知怎的,陆尚却是心口一跳,口舌都觉出两分干燥来:“……好看,阿宁怎么都好看的。”
姜婉宁莞尔,带着这支新钗开始了今天的识字。
陆尚只是不习惯写毛笔字,只要不叫他写,单纯识字还是要简单一些的。
且他自有一番旁门左道的识字方法,往往只需姜婉宁讲上两遍,他就能把字音字形记得差不多。
这个法子有利有弊,好处便是记得快,坏处一开始不明显,可等见得字多了,弊端也就显现出来了。
姜婉宁为他的学习速度感到惊喜:“夫君果然聪慧,按这个速度,哪里用得到半年,只用两个月就能认得差不多了。”
陆尚被她夸得飘飘然,然等下一遍检查时——
“等等,我怎么记得刚刚那个字也有一样的比划呢?”同形不同字,发音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姜婉宁听了一遍,却发现陆尚把这五十来个字记混了将近一半,在她看来完全不相干的两个字,陆尚怎就能混淆呢?
陆尚也很郁闷,又忍不住在心里埋怨,大昭的文字怎就跟他会的丁点不相干,这叫他连猜蒙都不行了。
两个时辰过去,五十个字的任务是达成了,可无论是教的还是学的,都觉自己受到了冲击。
这天晚上连睡前的闲聊都取消了,两人各自平躺着,也不知在怀疑什么。
以至转日,陆尚一看见姜婉宁就不自觉联想到备受折磨的一夜,囫囵吃了早饭,连健身体操都不练了,活像后面有人追着似的,一路逃出家门。
他一日里先后去了丰源村和陆家村。
丰源村的鱼和菜都是村民自行销售和食用,并没有与酒楼或参观合作的,如此当陆尚提出每日采购后,当即被村长请去家里,最后按照一尾鱼三文钱,一斤蔬菜两文的价格达成合作,而这些东西转给观鹤楼,便分别变成四文和三文,薄利多销,陆尚亦有赚头。
再就是樊三娘家的桃子,今年的鲜桃儿不值钱,观鹤楼也不愿做这冤大头,看在两家关系上,陆尚便没有再赚他家的差价,按着观鹤楼给的价钱,两文钱一斤,每隔三天采购一次,每次收五百斤。
这还是因为观鹤楼的水果都是餐前赠送的,只要有客人入店,都会分到一盘水果,要是换成其他酒楼,只怕远收不了这么多。
等做完这些后,也到了他回家的时候。
只是想到晚上又要开始的识字,陆尚头一次对回家生了几分抵触,偏偏要识字的事还是他提出的,人家姜婉宁不辞辛劳,总不能他先退缩了。
而留在家里的姜婉宁,这一天却不怎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