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原想瞒着家里人,到底也不是长久之计,等今秋衙门收田税的时候,陆家的免税权没了,家里大概也就知道了。
改好商籍后,陆尚从衙门离开,他捏着修正后的户籍,缓缓吐出一口气。
第40章
等陆尚匆匆赶到城门口时, 很容易就找到了簇在一起等候的陆家村众人,包括陆启也在其中。
许是对他一个书生改行做生意不信任,陆家村只来了十三四人, 其中有两个还是上了点年纪的老汉,显然不符合陆尚所要求的有一把子力气。
但他想今天把观鹤楼的生意结束, 粗略扫视一圈后,便不再多言, 只把人都招呼过来,过了城门,直奔车马行而去。
有陆启在前说道, 加之陆尚订的车马多, 之后又会多次合作, 原本五十五文一天的大板车优惠至五十文一天, 陆尚他们又不要车夫, 便再便宜了五文。
他这次要的是两头驴子拉的一辆车, 后面的板车比寻常车马都要大出去一倍, 寻常人家少有租赁,车马行也不常碰上这样的单子,偶尔有镖局过来租一两个月, 或者是从外地来的行商车马有所耗损, 在他们这补给一二。
因此, 车马行也没有备着太多这样的车。
好在陆尚也没有要太多,仅仅五辆,他们这凑出来四辆,管事又去旁边的商市里凑了一辆, 五辆车合计二百二十五文。
等把驴车收整好了,下一步便是去葛家村拉鸭子。
陆启帮着谈完交情, 原是要折返回家的,只他好奇问了一句,听陆尚说就是去村里把鸭子拉回来,最多是上下车搬搬鸭子,听起来确实不算什么重活,他心念一动,索性也跟着去了。
如此,等再次出塘镇时,便是五辆车并十四个人。
可惜会驱车赶车的只有三个,为了避免后面的人落下,陆尚只好叫人牵着驴子走,两三人一车,轮换着休息。
而他也如约在开工前付了工钱,一人四文,剩下的结束再补。
别管后面要做的是什么,实打实的铜板到了手里,这一行人的心思也落下了,便是赶路时都多尽了几分心,驱着驴子走时找了几根菜叶子,吊在前面引其加快脚程。
这些村民只能算作临时工,陆尚便少与他们说明生意上的事,便是后面上下运送鸭子时,有人问他也巧言带过了。
第一次给镇上的大酒楼供货,葛家村的养鸭户们唯恐哪里未能周全,反叫合作中断了去,挑出的鸭子都是最好的,送走之前还特意给他们冲洗了鸭羽上的泥污。
整整八百只鸭子,陆陆续续送上了车。
陆尚跟他们清点过价钱,合计十七两六钱,现银当场就付清了,负责这事的村民葛家辉又自掏腰包,从中拿了一钱出来,欲充作陆尚的辛苦费。
陆尚笑着拒绝:“我领了观鹤楼的间人费,自没有再拿乡亲们钱的道理,咱这生意都是明明白白的,不走私下那些。”
如他所言,这一趟算下来,光间人费就有将近二两银子,再加上他从中赚取的差价,又是二两多,就算减去人工成本,这一天下来,也有四两的收入了。
而在陆家村,陆老二干一年的农活,也不一定能赚到这么多钱,更别说能存下了,不然王翠莲如何能十几年才存了十两。
陆尚又拿出随身携带的契书:“还有这契书,已经能去衙门盖印查证了,我怕你们等得及,就先送了来,你们先看过,如没有问题,过两日我便去衙门的商部扣印,过几日再给你们送来。”
葛家辉不识字,赶紧叫了同村的书生过来,听他念过了,面上的满意之色愈深:“好好好,多谢陆老板!”
而旁边等着出发的陆家村人,看着之前那个阴郁寡言的陆秀才,骤然变得能言善道起来,不禁啧啧称奇,奇完又少不得感叹一句:“怪不得人家能给镇上的老爷做工。”
从葛家村离开时,葛家辉带着他的大儿子送了一筐鸭子过来,只言是叫陆尚尝个新鲜,若是喜欢,以后再给。
农家人自己养的东西,陆尚拿起来就没那么大心理负担了。
他笑吟吟地受了,然而等葛家辉回去后,却在自己腰间的钱袋里摸出一百文钱,刚好对得上他送的那一筐鸭子。
葛家村的养鸭户们如何暂且不谈,另一边,陆尚叫车队停在了路边,静候不久后,便见一个半大少年从葛家村跑出来。
陆尚当即站起来:“葛哥儿!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