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夫君+番外(298)

作者:檐向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读到此处,妇人噗嗤一笑:“写得真好,这诗原是写镇国大将军李征鸿和‘江湖第一刀’杜雪衣的故事。”

她翻回扉页,见得落款,疑惑道:“夏橙?谁啊?”

“好像是夏忠良的女儿,这册子后面还附了一篇她的小传呢。”伙计仰了仰下巴。

“夏忠良不就是夏大诗人,镇守南境的大将军?她女儿竟也会写诗?”

“小传里写的,说这夏二姑娘厉害得很,文武双全,之前夏忠良的诗也是她写的。不止如此,里面还说,她曾拜杜雪衣为师,刀法一绝呢。”伙计一脸兴奋。

妇人一惊非同小可,匆忙凑到伙计耳边,低声道:“那咱们不得先留一本......不对,还要给我姐姐、我哥哥、你姐姐......”

“都留了都留了。”当着周恒的面,伙计有些难为情,小声打断正数着指头的妇人。

“兄弟。”

就在此时,一个洪亮又正直的声音将二人吓了一跳。

只见周恒站在阴影中,眼神紧紧盯着那妇人手中的册子。适才

他一时紧张,忘了压低自己的大嗓门。

“我先买一册可好?”

“......”

***

次日,四月初十,霁云楼一雅间内。

——“一在漠北一在南,相见还比揽月难。

乞巧共浴天河泪,中秋同赏玉盘圆。

雪衣鸿雁皆信使,尺素难度玉门关。”

“古来相思不过如此。”雅间内的贵族公子轻叹一声,将册子放下,“‘雪衣’是信鸽的雅称,‘征鸿’亦是信使。传信人承载着太多人的相思,而二人也各自肩负着巨大的使命,南北两地相隔,信件况且难达,更何谈见上一面。”

其他人连连称是。

“依我看,这小传十有八九是真的。”另一名华服子弟说道,“前面几句同此前夏忠良的诗句风格十分相似,豪迈又不失豁达。而方才这几句写情的句子,虽然只是寥寥几笔,却极尽缠绵,绝不是打仗的粗老爷们能写出来的。”

“后面的小传里写着,这夏橙还是个侠女,机缘之下得了杜雪衣的真传,才知道二人这么多秘事。”

“是啊,这故事看着就比前几个月风靡京城的那些话本子靠谱多了。”

***

皇宫御书房。

——“九曲天河展神威,匈奴闻风尽胆寒。

仗剑登临狼居胥,十年瀚海终凯旋。

恐误佳期蹄未歇,却不道,一纸婚书断良缘。”

“这夏忠良真是养了个好女儿。”皇帝怒气冲冲将册子扔到案上,“看看,这小妮子都写了什么?”

国师摇着扇子悠然道:“圣上,我倒觉得此诗甚妙,我们应该暗中推波助澜,让其传遍整个大嘉朝。”

听得此言,皇帝面上的盛怒之情才稍有缓和:“此话怎讲?”

“您看,此处虽说了‘一纸婚书良缘断’,但诗词嘛,大家都知道会有虚构和夸张的成分。何况这诗的重点,百姓们最喜闻乐见的,还是二人的缠绵故事和凄美结局不是?”国师语气淡然,听起来,仿佛这故事仅仅是戏文一样遥远,

“因此,我们只要稍加引导,大肆宣传二人的报国之情,民心定会重新凝聚。与此同时,大将军还能同之前杜雪衣一样,以传人或者别的名义,重新得到雁翎军的信任。这样,加上此前杜雪衣已经重整了江湖的力量,这以后若是控制了这两人,之前兖王的全部力量,不就成了您的了吗?”

皇帝听罢,朝国师竖起大拇指,赞道:“国师此计妙绝!”

***

半月后,四月廿六,江南道淮州,映月山庄。

——“君王恩典两厢愿,自古忠义难两全。

鲜衣连宵追刀影,脉脉呢喃在耳边。

七月七日宜嫁娶,此生定不负朱颜。”

“你看阿橙好会写!”林泠手中捧着一本皱巴巴的册子,其装订极为简陋,上面的文字更是歪歪扭扭,一看便知是民间自发誊抄的版本。

——“花灿烛辉红妆艳,孰料门外起烽烟。

红衣染血风云变,双星齐陨青溪山。”

“明明是这后面两句更加震撼一些!”吴中友手中亦有一本册子,显然与林泠手上的不是同一版抄本。

自打吴中友听到《征衣歌》横空出世的消息,他便发动整个银刀门,甚至整个武林的势力率先拿到抄本。

他虽看过不下数十遍,早就烂熟于心,但如今再看再念,依旧心潮澎湃,不觉间眼眶已有湿润。

“人家大将军不仅会打仗,还会哄妻......哄杜门主开心,你瞧瞧,你都会什么?”林泠的脾气说来就来,她扯着嗓门喊道,“也不知道你当时怎么当上的武林盟主,连我都打不赢!”

“胡说!”吴中友被喊得脑袋疼,心中阴霾当下被冲得毫无踪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