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压武定侯府的事情,和儿子的婚事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齐令珩跪在地上,语气平淡地道:“这是国君的政务,儿臣无权插手。儿臣告退。”
低着头退下了,因为不可以背对皇帝,直到出了宫门他才转身。
景顺帝气得砸了个双耳瓷瓶。
司礼监掌印进去的时候,见皇帝那么生气,吓得哆嗦。
“不是劝王爷哄着皇上的吗……”
怎么皇上还更生气了!
景顺帝一肚子火气回了皇后的翊坤宫。
赵素素带着宫人,跪着迎接皇帝。
景顺帝扶着她起来,皱眉说:“还跪什么,起来吧。”
赵素素连忙让宫人们都出去,急着问皇帝:“怎么样?珩儿答应了吗?”
“他答应个屁!”
景顺帝没忍住说了口粗话。
赵素素习以为常,他们虽然一个是一国之君,一个是母仪天下之后,私底下也和平常夫妻差不多,关上门说话的时候没有那么多讲究。
“看看,皇后你生的好儿子。迟早把朕气死!”
赵素素比景顺帝小了十岁,已经习惯了在夫君面前和少女一般,十分委屈地说:“臣妾一个人也生不出来啊!”
景顺帝无言以对。
当年他走上帝位也是不容易的,怎么那么多手段,偏偏对付不了自己的儿子。
他很生气地说:“朕让他娶妻,又不是让他……”想到那个字不吉利,也不舍得用在儿子身上了。
赵素素叹气道:“都怪臣妾。”
皇子到了年纪都要挑选宫女,试一试皇子那方面有没有问题,不过齐令珩的经历不大顺利,乃至于影响了他的婚事。
景顺帝握着皇后的手,说:“怎么能怪你?”
皇宫里不干净的事情多得很,皇后也防不胜防。
赵素素实在有些力不从心,无奈地说:“还以为他惦记蔺太傅的恩情,愿意退让一步。”
没想到谁的事都说不动他。
景顺帝摇了摇头,笑着说:“素素,你还是不了解珩儿。”
赵素素年近四十,不过保养得很好,看起来不到三十的年纪,很有风韵。
她看着景顺帝,好奇地问:“皇上您是什么意思?”
景顺帝看着她的脸,已经没什么心思回答了。
第81章 夺爵
知子莫若父。
景顺帝第二天就收到了另一类参奏武定侯府的折子。
“你看看你儿子。”
太监将誊抄过的折子递给赵素素看。
景顺帝哼了一声,和皇后说:“朕就知道,朕就算是想放过武定侯府,珩儿也不肯的。”
赵素素快速地看了一眼纸上的内容,道:“这都是参奏武定侯当年在战场误了事。”
景顺帝点点头,回忆起几年前的事情。
“朕当时确实很生气。本来是打算褫夺武定侯府的爵位,老侯爷到底建功不易,蔺家的女儿又正好嫁了过去,一来二去朕就把这事给拖延了。”
虽然也惩罚了武定侯府,但是并没有下狠手。
“珩儿现在让人重提这件事,真要计较起来,当年夺职、罚俸的惩罚就太轻了。”
“武定侯世子这般糊涂,现在朝廷上下都在声讨武定侯的罪过,朕已经不能视而不见了。”
赵素素十分疑惑:“真是珩儿的人上本参奏?”
景顺帝说:“十中有三。”
“那另外七成呢?”
景顺帝叹道:“那就是民心所向了。”
齐令珩手下人的折子,起了个带头的作用,但是后面的舆论却一发不可收拾了。
赵素素思索了片刻,便说:“看来珩儿还真是把蔺太傅的家事放在心上了。”
景顺帝十分自豪地说:“这孩子重情重义,不过不了解他的人,不容易看出来。”
赵素素笑道:“您这个做父皇的能知道,这还不够吗!”
她便问皇帝:“那您打算怎么处置武定侯府?”
景顺帝眯了眯眼:“要求朕已经提了,就看珩儿答不答应了。”
这次景顺帝没有召见齐令珩,小儿子的脾气是越来越大了,表面上看着恭敬孝顺,私底下软硬都不吃。
他吩咐司礼监掌印说:“找个会说话的,替朕给桓王传句话。”
掌印太监叫了自己的干儿子过来,说:“他是个聪明的,皇上您尽管吩咐。”
景顺帝说了句话,让小太监带到桓王府里。
阿福找去了书房,和齐令珩说:“王爷,宫里来人了。”
齐令珩和自己的幕僚们说:“你们稍坐,本王去去就回。”
他放下幕僚们,去听了圣言,再回来的时候脸色有些冷沉。
桓王一向深沉温润,不怎么甩脸色的。
幕僚们问他:“王爷,出了什么事?”
有一个人皱着眉说:“是不是太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