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个......你自己慢慢挑,李叔给你优惠!”
林音谢过老李,真认真挑了起来。李慧见她久久不进来,便出来了。一见小馋猫又在挑排骨,她又好气又好笑,说:“刚刚的虾你没吃够?”
老李也是山里长大的,附近的村庄去过无数次,但南市不怎么去。那些虾他见过,倒是不怎么见村里人吃。
他一听便心疼了,拿了一根大骨,递给林音,说:“这算叔送的。慧啊,你也给孩子多买点吃的,看她馋得,连河里那种没什么肉的虾都吃了。”
那种虾他们小时候吃不上饭的时候,是做过,那时候并没有觉得有多美味,有些甚至比鱼还腥咧。这林家又不是吃不上饭,犯不着去抓。
李慧听得好笑,难得解释两句:“音音看见南市有不少人在吃这个东西,她回来见着河里也有,就想试试是什么味道罢了!老李,这排骨我们买了,大骨还是不收你的了,你也不容易。”
老李坚决要将大骨留下,林音和李慧拗不过他,只好收下了。站在门口,目送他骑着三轮车远去。
晨光撒在老李身上,那伛偻的背似乎因为希望挺直了不少。
林音灵光一闪,想到了解决方法。她提议道:“先不急着开店吧!南市离我们这里也不远,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不如买一辆三轮车,每天都带着一些便当去南市工厂附近售卖,这样不就解决了住宿的问题吗?”
三轮车可以配上那种火炉,中途可以加温,也可以现炒现卖。用三轮车除去买三轮车的钱之外,也就每天付点油钱。食材家里大部分都有种,肉类也可以养。
林音带着林平去抓鱼抓虾,本来是想让他圈起一个池塘把这些东西养起来,养好之后拿去南市售卖。剩下的就给自家饭馆用,等晚上饭馆关门了,还可以拿去大和平摆摊,做烧烤。
南市人最喜欢吃夜宵,也最喜欢吃这些烤鱼烤虾、炒螺蛳之类的东西了。
林音说着自己原本的打算,一家人都沉默了。这个打算确实是不错的。
李慧思虑良久,说:“其实我们在南市也有一栋小房子,不过就两层,位置也不算太好,不方便拿来做吃的。倒是可以住下三四个人。”
李慧和林国山年轻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逼不得已背井离乡了好多年。在隔壁一个更穷的省建设了好多年,好不容易熬出头,政策再次放宽,他们这些被迫远走的人也有了回来的机会。
两个人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收拾了那边的东西,一路奔波回来。路过南市的时候,也被它的繁华迷过眼,也想过在那里安定下来。那时候他们才四十来岁,还算年轻,也干得动,当即在那里买了一套房子。
但他们两个人因为背景问题,在那里不能找到好工作。一直在南市耗着也不太现实,于是两个人就回了老家川山村,幸好这里的村长和老一辈的人有些交情,林国山那时候也算是被派遣出去的知识分子,在隔壁省建设的时候也算立下大功,所以还留着他家的地。
甚至等他回来之后,还依据他家的情况给他分了一些地。之前林国山还在乡镇的中学任教来着,之后年纪大了,到了50多岁,自动退休。
林国山有一点退休金,加上李慧有手艺,所以他们家在整个村子里都过得不错。到了林平这一辈,老二林安是种植能手,老三林富在城里的工厂找了工作,老四林贵当了兵,林音还在念书,其实混得都不算差,家里多少还有点积蓄。
李慧眼见老大林平不争气,也有想过把县城那套房子给他,让他去做做生意、打打工。可偏偏老大媳妇徐蓉不是个省心的,总是偏袒娘家,又眼红家里其他人,于是这事就一直搁置下来。
现在林音提起做生意,她倒想起这件事了。
林音恍恍惚惚,原来如此呀!她之前穿过来的时候也没仔细搜寻过原主的记忆,当然原主这种比较自我的人,也不知道自家这么“有钱”。所以,她真以为家里很穷的,虽然比其他家好,可也没好到哪里去。
这突然得知,我们家还是有点钱的,还有点不适应。
“一天来回跑也是很累的。南市那个房子偏归偏,东西也还算齐全。如果真的要开店,我们倒是可以先去那边住下来,就像音音说的,去工厂旁边卖卖便当。等生意做得不错的时候,再在那附近买个商铺,开店!”
第113章 新想法
姜是老的辣!李慧比林音想得周全一些,林音觉得挺佩服的。不过眼下,还是要把林平养虾的事情干起来。
林平提到做生意也清醒了不少,说:“这东西好吃归好吃,可没多少肉,怕是卖不了多少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