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底下干活,总比在仲崇凛底下的好。
他们还能看着些,免得村民受苦。
柳闻一拍脑袋,“对哦!我怎地没想到!”
果然是王妃聪明!
“接下来你们便继续打探消息便是,除此之外...”
赵明熙把地契交还给他,“这个地也必须给我种好。”
不过才重生一年的时间,他便感受其中巨大的变数。
尤其是元金与新覃之间的战事,便是横在他心头一把利剑。
赵明熙也曾想过屯粮,但在都城,此事难度太大。
在那不论什么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被旁人探查到,更何况是屯粮这般大的动作。
但眼下他们到了坛渭郡,这里可谓是天高皇帝远,也不必像从前那般畏首畏尾。
等都城那几位知晓,怕是连仗都打完了。
第130章 乞求唯一的希望
在地契签上名字的当天,村长就拿着地契来到了仲家。
已是是知命之年的村长,半躬着驼背的身子,规矩的站在仲崇凛的面前。
“全部都租走了?”
“诶,对,那两兄弟说,他们带的种多。”
“怎么想着来郡城这了?”
坛渭郡的恶名,可是一早就让他打出去。
方圆四周可都没人愿意来这触霉头。
这让仲崇凛不得不多想一番。
“老朽也觉得蹊跷,但想着不论如何都是桩生意...”
村长笑得谄媚,“便让他们先签字交钱,再请老爷定夺。”
实在不成,就是不租也没事。
反正钱已经到手了,左右他们都不亏。
“你且回去看着,若有什么,我再吩咐你。”
“诶!成,那老朽先行告退了。”
等村长走后,仲崇凛又看着地契上的签字,喊来外头的管家。
“你去城中打听打听,可是有新进城的徐家?”
“小的这就去。”
仲崇凛揉了揉眉头。
他这些天被一个安王府折腾得精疲力尽,都无暇去料理那些琐事了。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管家就奔走进来。
“老爷打听了,确实有这么个新进城的徐家。”
他一边擦汗一边说道,“听城内一家驿站老板说,说是年前来的一家破烂户,家里人确实挺多,但个个穷酸样。”
“这般说来...他们真是进城来做生意的...”
“据说不假,徐家的一个兄弟打年前就开始打听哪有种地的地儿,说是自家哥哥要来城里。”
而且他所言非虚,不过一月的时间,那个哥哥就带着一大家子进城了。
“那就按老规矩来吧。”
他们只管接下‘收成’便是。
又能赚钱,又赚粮,自然是好事一桩呐。
仲崇凛就此收下了那一纸地契。
“巡抚可有回信了?”
“还...还未...”
管家吞吞吐吐的回道。
“怎么办事的!年前不就将信送出去了吗!”
仲崇凛将手边的玉盏掷在地上。
冰洁的玉器顷刻间碎得四分五裂。
仲崇凛为了增加手里的筹码,年前就将坛渭郡的状况,写下送去巡抚那。
怎料,到年后了都不曾有回音。
仲崇凛与巡抚刘韬盛,平日里私交甚好。
在坛渭郡一事上,他可没少拿钱给刘韬盛做关系。
就连杨浩旷当郡守这事,都是刘韬盛出了力。
可眼下,却联系不上人了。
所有的一切都因安王府的到来而发生改变,这让仲崇凛感到很是不安。
“他莫不是想与我撇清关系,好将罪过全数盖在我的头上!”
“那...那...”
“去把杨浩旷叫来!还有他的官印,也一并拿来!”
只有蠢人才会守株待兔。
既然,山不就他,那就他去就山!
杨浩旷赶到仲家,刚撩起棉门帘就仲崇凛铁青的脸色。
他在门口整顿一番,才抬脚跨了进去。
“老爷叫我...”
“你过来。”
仲崇凛二话不说的拉着杨浩旷往后院走。
他拽着杨浩旷走进书房,“官印可带了?”
“带了。”
杨浩旷拿出袖中的官印,“可是出什么事了?”
仲崇凛走到书架旁,转动花瓶,打开里头的暗格。
他将一摞本子放到桌上,“这些是都是跟刘韬盛有关账簿。”
杨浩旷拿账本的指尖轻颤,他强压下紊乱的心跳破,镇定的问道,“账簿?”
“你现在就按上头的账面写信给他!”
他与刘韬盛多年交易的账目,都是一笔笔记全的。
“他若真想与仲家撇清关系,那这些账簿就会送到该去的地方!”
便是闹个鱼死网破,他也不愿留刘韬盛一人独享清福。
仲崇凛侧目瞥着杨浩旷。
这信沾着杨浩旷的字迹和郡守的官印,倒时候真论起来,也关不着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