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做衣服?”
“对啊,年底都是这样,又是做冬装,量又要大,服装厂忙不过来的时候,会来我们这边找人一起帮忙做衣服,定了时间他们来收,厂里会统一发报酬的。”
季兰君问:“都有什么报酬?”
“就是油票粮票这些了吧,你知道我本来就不太会做衣服,没有帮忙做过,具体有什么我也不太清楚。”
“那是谁都可以帮忙做吗?”
“是的吧,不过他们是要检查成品的,不合格的不收。”
季兰君了然。
这完全能理解。
本来就是缺人手才来外面找的,那自然不能让人浑水摸鱼。
季兰君看着肖茂春一个一个问过去,似乎有答应了做衣服的人,和她多聊了一会儿。
眼见她把大伙都问完,就差江敏和季兰君二人时,她像是没有注意到自己有遗漏,径直就要走出供销社,季兰君喊道:“肖同志。”
肖茂春停下脚步,视线扫来,微微蹙了蹙眉,“这位同志,你是?”
季兰君自我介绍:“我是朝阳大队的季兰君,我听江同志说你以前都会来这边找人帮忙做衣服,我想问问你现在还缺不缺人手。”
肖茂春其实是认得季兰君的,当然只是她单方面认得,就在她刚才来供销社的时候。
朝阳大队离镇上不远,窦文华离婚的事在整个五里屯可是被大伙津津乐道。人人都知道女主角是屯里那个烈士子女季兰君,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对上号的。
肖茂春也是刚才和大伙闲聊了两句,才知道季兰君原来是她。
她在心里冷笑了一下,是打心眼里瞧不上这种离了婚的女人,回答的语气也满是轻蔑:“这边倒是还缺人,怎么?你想帮忙?”
季兰君人不傻,她不是感觉不到对方的态度,不过她要讨论的是正事,没心思计较其他,“嗯,我以前在家里经常做衣服,什么都懂一点。”
肖茂春阴阳怪气地说:“现在哪个女人在家不做衣服啊,在家里做的和厂子里面要的哪里能做对比,我们是要人帮忙,但不是人人都能帮忙的。”
季兰君皱了皱眉,“肖同志,帮忙这个事讲究你情我愿,你看得上我的技术愿意让我帮忙,那我自然会好好做,如果不愿意我也不会赖着你们。”
肖茂春和季兰君始终没啥矛盾,她心底瞧不起季兰君是真,嘴上逞两句强也就过去了。
“季同志,我这个人说话有点直,你别介意,我和其他人是以前就认得的,技术怎么样,我心里有底,但你这边,我要看看你做过的成品再做决定。”
“那是自然,我身上这套衣服就是我自己做的,肖同志要是有空,我可以脱给你看。”
“那行吧。”
肖茂春和季兰君走到火边,季兰君把外套脱下来递给肖茂春看。
她穿的就是一件普通的棉袄,穿在身上和大伙的没啥差别。但肖茂春一个服装厂工人,做了这么多年衣服,当然知道一件衣服质量好不好,手工怎么样是从哪里看。
随便看了衣服的几个针脚,又用手揉了一下,她心里差不多有了个底,再看向季兰君时,至少没有了刚才那种高高在上的轻蔑。
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个季兰君的确是个会做衣服,关节处的针脚缝得严实又没浪费多余的布料,已经达到了可以帮忙的标准。
把衣服递回去让季兰君穿好,肖茂春说:“我们年前十天统一收衣服,今天确定好了帮忙的名单,明天就把布料拿给你们去做,你们可以根据自己时间安排,看能做几套。”
季兰君算了算到年底的时间,“四五套吧。”
肖茂春眼睛一瞪:“四五套?”她冷哼一声,“你到时候可别拿一些半成品来糊弄,经常给我们帮手的同志都知道,厂里是不收半成品的,回头不收你的东西,你可别说我们事先没讲好啊。”
“就是四五套,保证是成品,如果哪里不好,我可以一直做到你们满意,不收你们任何东西。”
肖茂春看季兰君笃定的模样,都懒得拆穿她。
现在到收衣服时间有多长时间啊,她居然敢说四五套?厂里手脚麻利的工人都不一定能做完三套,外面帮忙的都是做个一套半套帮忙,她居然大言不惭地说四套。
“季同志,不是我为难你,我现在统计的这些也是要上报的,上头看到我报的数量夸张了,也不一定给我这么多布料,实在不行,你就做个两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