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妃见她说话如此不客气,一直按捺的脾气也涌了上来,到了最后,两人是不欢而散。
映微被她狠狠气了一场,私下与春萍说起这事儿来更是一脸不屑:“……本宫长这么大很少见这样自私无耻之人,难不成大阿哥是人,那觉罗格格就不是人了?亏得惠妃还一口一个等觉罗格格进门后定将她当女儿一样疼惜。”
她生气归生气,却还是如实与太皇太后说起了这事儿,太皇太后的意思还是一如当初,觉罗一族不是傻子,这门亲事会权衡再三的,若他们觉得这门亲事还有继续的必要,那她老人家就成婚,若觉罗一族拒了这门亲事,她老人家绝不勉强。
倒是惠妃回去之后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儿子不能娶这样一个“伤风败俗”的女子进宫,索性大着胆子前去慈宁宫一趟,纵然她言辞委婉,还是被太皇太后狠狠训斥一顿,说她年纪不小却是行事荒唐,枉为四妃之首。
到了最后,惠妃几乎是噙着泪从慈宁宫离开的。
太皇太后而后更是请了觉罗·明珊的阿玛科尔坤进宫一趟,两人不知说了些什么,翌日一早太皇太后赐婚的懿旨就送到了觉罗府上。
这门亲事是极好的,可紫禁城上下却并无几人高兴,像惠妃等人只觉委屈,旁的有儿子的妃嫔见大阿哥能娶到尚书之女,心里只有嫉妒的份儿,映微等人更替觉罗·明珊惋惜起来……若真说高兴,好像只有皇上一人了。
皇上这几日虽身心俱疲,可心情却是不错的:“……时间过的可真快啊,朕记得大阿哥刚出生时瘦瘦小小的一个,如今却连亲事都定下了,再过几年,保成也该定亲了。”
“说起来保成这孩子这些日子听话懂事了许多,就连先生们都对他赞不绝口,可见是真的长大了。”
映微佯装不知,附和道:“这也是好事。”
因大阿哥与户部尚书科尔坤之女定亲,一时间大阿哥风头无二,很是风光。
映微的日子照旧是波澜不惊,但很快小卓子就打听到了一件事,近日德妃与温僖贵妃走的有些近。
说起来,这次与温僖贵妃交好仍是德妃主动在先,以体弱的十阿哥为切入点,继而获取温僖贵妃的信任。
映微一点都不意外,毕竟德妃向来擅长使这等把戏,先是伏低做小,继而攀附上对方,借机将对方啃的一干二净,从前对佟佳皇后不正是如此吗?
可偏偏温僖贵妃自视甚高,觉得自己比佟佳皇后聪明许多,只怕也是存着将德妃当枪使的心思,只是啊,谁是谁的枪却不一定了。
她甚至笑着道:“……这两人都看本宫不顺眼,只怕如今凑在一起,又没好事儿了。”
温僖贵妃也好,还是德妃也罢,她都没有放在眼里,更不会因为这等人影响自己的心情。
小卓子等人却没她这么好的心态,低声道:“娘娘自是聪明绝顶,可小心些总是没错的,奴才还打听到近来温僖贵妃的五嫂时常进宫,这人心思多的很,只怕没安好心。”
映微点点头,直说自己知道了,想着索性主动出击一把给她们找点事情做,免得她们日日盯着自己。
她已不再是当初的庶妃,想要暗中给温僖贵妃使使绊子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很快永寿宫就接二连三出了事儿,先是当初投靠于温僖贵妃的一个管事太监抢占宫女一事闹了开来,继而是温僖贵妃身边的一个小太监暗中设下赌局被抓,最后就是採云姑姑在城郊置下一间三进小院儿的事闹得是人尽皆知。
这可将温僖贵妃气的够呛,看向採云姑姑的眼神都变了,更是怀疑採云姑姑能有如此丰厚的家私是手脚不干净的缘故。
映微更是乐见其成,且不说这几桩事她可是一桩都没有栽赃陷害过温僖贵妃,就说採云姑姑乃是温僖贵妃身边第一得力的人,若因这事儿闹得她们离心是最好不过。
温巂贵妃却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就查出这件事是映微在背后捣鬼,如今想要反击却是自顾不暇,只能将事情交给宫外的五嫂了。
等着天气一日日热起来,映微就接到家中来信。
随着映微越来越得皇上与太皇太后看重,赫舍里一族越来越多人求见映微,像当初害过她的堂姐赫舍里·淑云就算随着丈夫去了他乡,就算心里恨毒了映微,仍知道映微是她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时常写信给她,恳求她想想法子将她的夫婿调回京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