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姜翘自己开店,无论是店员素质还是卫生状况,亦或者是菜品味道和对顾客的关怀,都应当向这样的优秀案例学习。
没一会儿,方才那店小二又折了回来。
“客人先喝口小店免费赠送的热茶,这茶中添了菊花,不知客人是否忌口?”店小二道。
姜翘笑着说:“没有忌口,谢谢你。”
免费的茶倒是没用特别好的茶叶,不过味道还不错。
这菊花茶幽香缭绕,浓而不涩,回味甘甜,想来食客们等待菜品的时候,能有一口热茶喝,便没那么容易坐到厌烦。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姜翘发现,这家店的出餐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就比如她前面这桌的客人,最简单的快手菜已经快吃完了,但他们点的烧脊骨还没出菜。
像酒楼的猛火大灶,做炖菜是比小灶快很多的,就算前面排了不少单,也不至于这么夸张。
那桌客人都快不耐烦了,烧脊骨终于端了上来,姜翘好奇地拦住送餐的小二,客气地问道:“我看你家出大菜的速度并不快,请问是否有什么缘由?”
店小二也不隐瞒,道:“我们老板讲究,水平达不到的庖厨,能做的菜有限,因此有些菜只有几位庖厨能做,自然要慢上许多。客人您如果着急,可以提前订席面,我们好早做准备,只收二成定金。”
姜翘正要说话,孙杏疏与赵宁云便一同来了。
不得不说,言风裳与言风棠的阿娘,是比她们的阿耶更靠谱的,像言叔衡那种脑子好似缺根弦的人,本来根本就没想到跟姜翘打好关系,全靠孙杏疏提醒。
眼看着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其他几家的人也陆续到齐。
大多数人家的男主人都在工作,也有像梁劲松他娘一样也在工作的,就派了其他亲人过来,因此在场全都是女郎。
店小二带她们来到一间大包厢,又给其他娘子介绍了菜品。
姜翘突然暴富,这还是第一次来这儿,于是没什么好推荐的,倒是崔雪娥她娘比较熟悉这儿,依照众人口味,点了十几样。
店小二走后,一众娘子很快就聊起来了。
虽然年龄差异颇大,但都是女人,说起话来不用顾忌太多,没一会儿就从略显生疏的“你好你好”变成了“要不怎么说今儿有缘呢”。
姜翘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外向,但还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不过从对话中,她也能感觉到,这些人的确不是带着什么坏心眼儿来的,充其量就是她有结交价值了才撺了这个局,而不是为了利益她做些什么。
“别的不讲,就说姜娘子能让我那不争气的阿弟老老实实运动,就也是奇事一桩了!”梁忆杉道。
有梁劲松这样顽皮的小辈,真是全家都跟着操心。
“听闻姜典食是做了一种名为‘蛋糕’的点心?雪娥同我讲过,只是未曾见过。”崔雪娥的阿娘说道。
姜翘咽下嘴里这口羊肉羹,道:“蛋糕不易保存,因此还没有让诸位小娘子小郎君带回家过,若是冬日最寒时可以携带,那到时候再试试。”
吴凝双胃口不大,提着筷子却不再吃,她莞尔道:“这些都是其次,自打我家仔仔认识了姜娘子,总觉得他懂事了许多,才最让人感激。”
梁忆杉附和:“是啊!我阿弟不但吃得好,人也更老实了。”
姜翘腹诽:你那是不知道梁劲松都干了什么!他之前想把她雇到梁宅的事儿,他应当不会跟家里人说罢!
想是这么想,但姜翘也觉得,小朋友们的确有在变乖。
有近期一系列事情的推动,但更多的是因为有谢灵誉以及其他助教的教导。
小孩子嘛,正确教育下,一般都是随着渐渐长大而变得懂事的。
吃得差不多了,梁忆杉想要溜出去买单,作为东北人的姜翘十分熟悉这个套路,直接跟了上去,熟练地将人拦住,然后一把将自己的钱袋扔到柜台上。
“姜娘子这是做什么?本就该是我们请你的。”梁忆杉道。
姜翘笑道:“若是这么说,本来你只要与我相见,最后却变成一群人聚会,哪里能让你出这个钱?左不过是几贯钱,于我而言算不得多,我们相争,其他人怎么想?争来争去,只怕伤了体面。”
梁忆杉在生意场上,从来没在嘴上输过架势,但姜翘都这么说了,她也确实没法儿反驳。
局散后,这一大群人相谈甚欢,还说着田假期间要一同出去游玩呢,姜翘怕自己到时候忙碌,就没把话说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