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仲溪却想,就算真挨打也值了啊!而且阿耶是文臣,看着也清瘦,真动手打自己一顿也未必多痛哩!
姜翘就怕他们真的衡量起这口吃的值不值得冒险,赶紧说:“更何况年前年后都少不了事情,你们难免要跟随亲人四处拜访,还是不要折腾這些了,待正月十五以后开学,我给你们煮元宵!”
孩子们的念头被狠狠压下去,最终还是决定忍一忍。
不就是一个多月嘛!饿不死人的!……但是真的会馋死啊呜!
“哦对,白敬禾哪儿去了?莫不是已经出宫了?”姜翘问道。
既然是礼物,当然不能缺了白敬禾的,免得日后被白家挑理。
“他还在崇文殿呢,我阿耶留他有话说。”谢温德说道。
姜翘点点头,说:“那我这就回了,大家假期愉快!”
分别以后,姜翘回了典膳内局。
白敬禾那份礼物,她托一个宫人帮忙跑腿,自己则是把澹台勉闻那份亲手交给才来吃饭的他。
应久瞻帮忙收下,道:“辛苦姜典食了,正好殿下不大爱喝茶,平日冲泡些豆粉极好!”
澹台勉闻喝完这口汤,也笑着像姜翘打了“谢谢”的手语。
太子用完暮食时,已经不早了,但他提前知会过姜翘,今日《胡娘子游学手札》的第一话画完了,会带给她看,于是她没有急着走。
第一话不长,一共十二页,漫画中没有累赘地交代太多世界观,直入正题,一开始就是小狐狸化作人形,第二页就已经遇到了游学途中的第一个人。
这个人是个小道士,年纪不大,虎头虎脑,在溪边的道观里独自生活。
胡娘子借宿于此,把自己淘来的书一一摊开来,同时阅读每本书的相同页码,小道士说:“这哪里读得通呢?”
然而胡娘子不听,始终不改。
几日后,胡娘子告诉小道士:“这些书本我全都背诵好了。”
可巧这时道观来了生人,小道士前去招呼,却被那人百般刁难,要求他提供干净的住处和热水。
这荒郊野岭的,生火不容易,上哪里找热水去?
小道士说不清,胡娘子便用自己从文章里学过的话,辩得那人无话可说,愤愤离去。
这些话小道士听不懂,只感叹道:“胡娘子当真善读书,竟这么快就可以通晓真意,融会贯通,辩过好事之徒!”
胡娘子却说:“我哪里通晓真意?不过照着书本背诵出来罢了。”原来竟是酸腐的文人味儿把那人吓跑的!
小道士叹息:“果真一同读十本书要不得嘛!”
……
姜翘很快就看完了,虽说心中觉得故事平淡了些,没有太大起伏和悬念,但细品又有几分诙谐,有三分像平替的《聊斋志异》……尽管这样评价不太礼貌就是了。
总归她不大会判断故事的好坏,故而不乱说,只鼓励道:“太子殿下塑造角色极好,一眼就记得住,这故事我看着也喜欢,进益的点已说不出,倒不如请谢老师来看看?”
澹台勉闻小心翼翼收好这些画,用手语说:“我不愿意让他人知道我画漫画。”
姜翘手口并用:“那太子殿下只是自己画着取乐?还是希望匿名刊发出去被人们看到呢?”
澹台勉闻眼睛一亮,连忙用手语问:“可以刊发吗?那我是不是应当取个诨名?莫要被熟人知道了!”
姜翘点点头,而后小太子就认真思考起来。
他不愿意身边的人知道他画漫画,是怕被人取笑,或者被师长认为耽搁时间,但是如果能让其他人看到,那也太幸福了!
倘若他的漫画能够得到陌生人的称赞,那该有多棒啊!
毕竟是想一直用下去的名字,澹台勉闻思考了很久,才取了纸笔来,工工整整写下“问耳”二字。
这是从“闻”字里拆下来的,又谐音“闻儿”这个小名,他觉得极好。
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他决定在假期里快快多画些,然后印刷成册,到书肆售卖。
一想到这些,他就已经开始期待了!
三日后,地方官员陆续进京,有些场合也需要澹台勉闻出席,因此他住进了宫里。
典膳局彻底闲了下来,姜翘也放松,除了去光禄寺参加了一趟评选之外,就是躺在舍馆里等发霉。
无他,主要是外面太冷了,饶是姜翘特别爱逛街,也不愿意天寒地冻的出去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