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乐性格大大咧咧,不太会安慰人。章书闻虽然还是从前冷冷清清的样子,但隐约透出几缕消沉,看好友如此,他心里不好受,憋了半天也只能憋出一句,“节哀顺变。”
章书闻眼下有淡淡的乌青,嗯了声,仿佛已经接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陈永乐奶茶喝了一半,犹豫地问:“余愿呢?”
章书闻唇角极轻微地抿了抿,语气平静,“回余家了。”
“什么余家?”陈永乐反问,几瞬,惊诧道,“他亲爸?”
“嗯。”
陈永乐不淡定了,一连三问,“他爸不是不要他吗?怎么突然又把他接回去了?余愿怎么可能跟他们走?”
章书闻神色自若道:“是我让他回去的。”
“不可能!”陈永乐斩钉截铁地说,“你之前不是说,余愿亲爸妈是因为他有自闭症才离婚的吗?这么多年他爸都不管不问,肯定不是好东西,你那么疼余愿,哪能让他们想把人带走就带走?”
章书闻似乎累极了,走到商场的长凳坐下。
陈永乐快步跟上,刚走近,就听见章书闻平静地说:“没什么不可能的。”
“你.....”陈永乐顿时说不出话来,觉着眼前的章书闻冷漠得有些陌生了,半晌才接着道,“那家人又不是什么善茬,余愿过去也不会开心的。”
转念一想,这些章书闻又怎会不明白?
陈永乐也坐下来,咕噜咕噜几口把奶茶吸到了底,紧接着长叹一口气,“你要是真把我当朋友,有什么困难就开口直说。”
“没有。”
陈永乐这下是真有些气闷了,“没有你能把余愿送走,没有你会一天到晚到处打工?”
章书闻疲倦地闭了闭眼,面对友人的怒火,片刻,才终于肯吐露一点心声,“所以你是觉得我应该强行把余愿留下来,然后呢,让他辍学,让他跟着我吃苦?”
陈永乐噤声。
章书闻眼底沉寂,“我连自己都未必能顾好。”
陈永乐衣食无忧、出手阔绰,生活几乎没什么烦恼,虽然算不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无需任何努力就能体面地活着。他可以一笔一划写出“穷”字,却不能感同身受一个人要摆脱“穷苦”二字付诸多大的气力。
行大运的人撞上机遇能破茧成蝶,但概率只有千万分之一。大多数的普通人,充其量是考一个不错的大学,再进入到社会里找一份还算得体的工作,用薪资供上几十年的房贷,无病无痛地过活,这已经是极为幸运的人生。
而章书闻并未被命运眷顾,开局就是困难模式,好不容易见到一点曙光,上天又残忍地将他推到低谷。他想绝地求生,就只能忍痛割舍掉一些东西——比如时间、比如余愿。
诚如陈永乐所言,余家人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起码他们能给余愿相对优渥的物质生活。眼下余愿难以接受,可日子一久,也会融入那个家,就像当初余愿来到他身边一样,从陌生到亲近,总有一个磨合的过程。
至于他,就当他无缘、也不配当余愿的哥哥吧。
陈永乐想帮他的心他领了,但章书闻不想欠任何人。
他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起身道:“去吃饭吧,我六点还有事。”
陈永乐下意识问:“什么事?”
章书闻淡淡回:“便利店有个兼职。”
四点才换班的章书闻,六点就又要赶着上夜班。
陈永乐一句“你需要钱你就告诉我”却怎么也挤不出来了。他知道章书闻向来事事要强,即使他没有那个意图,也唯恐让好友产生被施舍的念头,只故作轻松地跟上,“吃烤肉吧,我请客,下次你再请回来.....”
-
余家在市区的老破小里,五楼,没有电梯。
余愿到这里已经半个月了,从他踏入这个家门至今,余家人一次都没有听过他的声音。
蔡芬哄了又哄,余愿就是不肯开口喊奶奶。对于余鸿,余愿就更是完全无视,任凭余鸿是暴跳如雷还是假惺惺地示好,他都抿着唇一语不发。
余鸿的妻子在家里没有话语权,但丈夫把前妻的孩子接回来,她怎么着也不可能不介意,更何况这个孩子还是个连声都不会吭的“哑巴”。
有这样的家庭环境,两个小姑娘被养得无法无天,对漂亮的人形娃娃余愿有着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小一点那个,才四岁,总去薅余愿细软的头发。
余愿疼,但不会哭,只是睁着黑黢黢的眼瞳盯着她们。他的神情麻木,了无生气,有一回把小女孩看哭了,哇哇跑去跟妈妈告状,余鸿的妻子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他骂了一顿。
余愿毫无反应,看着女人将孩子抱在怀里,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失去妈妈的穿山甲。妈妈在的时候会蜷着身子将他护在软甲里,可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只能半夜蜷缩起四肢,独自忍耐荆棘扎在软肉上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