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傅,做得太好了!”他由衷地称赞。
乐晴听到“大师傅”这称号,敷衍地笑了笑,心里嘀咕:哪来的土鳖子!
作者有话说:
苍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可以养的,不能出售和猎杀。不过老鹰这种就别圈养了,捡到应该学阿佑同学,交给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等自立后放归自然。
BBC的纪录片《地球》有一集讲城市,城市里其实有特别多野生动物,只是共生的环境早没了。所谓四大仙儿,其实就是警惕人不要去招惹和猎杀这些动物,东北华北常常有那种传说,杀了蛇招来横祸之类的。隆福寺的赤大仙传说还有一个现代版本,说是亚运村建水立方时拆了娘娘庙,下面有一个大蛇窟,结果没多久工地被暴风袭击——就还是别侵害野生动物的训诫,用民间迷信包装起来。
这大型报复现场,已经有过那么多故事了,但还有人不信邪!
第100章 有范儿
空气里有好闻的麦香、蛋奶香、坚果香气和水果清新味,桌上摆着各种明丽的、造型精致的半成品,这是俞家宝见过的最赏心悦目的厨房了。与此成对比的是,厨师们都绷着紧张的神经,一分钟都不敢懈怠。烤出的苏芙蕾晚几十秒就会崩塌;蛋液温度耽误半分钟、温度下降,就搅打不出稳定的气泡。
巧克力在大理石上调温,灵巧的手把融化的巧克力液摊在石板上,反复铲刮,直到获得所需要的温度,高一度低一度都会影响成品。俞家宝手指蘸了一些放嘴里,巧克力与口腔温度一致,苦酸甜的香醇滋味得到彻底的释放,直袭味蕾。
他大涨见识,在犹如战场的操作台间,休假的倦怠感一扫而空。他迫不及待地想回到自己忙碌的厨房,触摸有温度的面团,跟一群人并肩工作,解决一个个难题,吵架也好,拥抱也好,最后努力都化成一个个香气迷人的新鲜面包,一大片丰腴的谷物森林。
这才是他最踏实的归属。
乐晴带他们去观摩面包制作台,“清水桑,您认为我们团队的出品可以吗?”
俞家宝和清水两人旁观了好一阵子,就心里有数了:这里的面包跟乐晴一样花枝招展,小巧精致,摆在台面一定让手机们蠢蠢欲动。
两人品尝了面包,乐晴瞪着眼问:“怎样?”
俞家宝:“蛮好吃。”
“没了?”
俞家宝乐了:“好吃还不够吗?”
乐晴不理他了,目光看向清水。清水正直道:“作为点心是不错的,作为面包我很难评价。”
“咦?”
俞家宝解释:“面包够好的话,不用加那么多东西。”他拿起一块小面包,撕开上面的糖渍橘子片:“去掉配料,面团没什么特点,所以清水桑说很难评价。”
这话让乐晴很不服气:“你是说我的面团不及格?你也是面包师吧,刚开始学基础面团?”
俞家宝想了想,这些年他确实把大部分心思都放在基础面团上,点点头。
看着乐晴蔑视的眼神,清水心下琢磨,俞桑太年轻,又一直躲在幕后,没法让人信服,一定要找机会得到圈里的认同。
“基础就是核心,俞桑对面团的掌控力,在日本可以排到前五名。如果乐桑不介意的话,下个周末晚餐的面包可以交给俞桑来做,看看食客的反应?”
俞家宝愣了愣,原来日本人吹起牛逼来也是不遑多让啊!什么日本前五云云,面包师的能力根本无从排名,然而乐晴似乎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表情像是即将出场的摔跤手。
蹬鼻子上脸这种事,不干白不干,于是俞家宝补了一刀:“大师傅,我看你们的面包师都挺优秀,面包做成点心是一条不错的路子,北京满大街的连锁面包店,不都在卖这种花把式面包吗?大家都吃这一套。您别介意,当我和清水桑的话放屁好了。”
乐晴哪里受到了这种挑衅?“在日本大师眼里,我这里的面包就是廉价流水线啊,那就请日本前五的面包师给我们示范什么才是高级面包吧。”
俞家宝回到心心念念的操作台边,又恢复了斗志昂扬的状态。乐晴大方地把厨房借给他们,还时不时跑来窥探几眼,掂量这土鳖子有几斤几两。
岂知俞家宝根本不怎么做面包,一天都在厨房晃悠,帮人榨果汁、煮糖水、刨奶酪、去跟巧克力师傅学调温、仓库搬东西,甚至倒垃圾。没多久整个厨房都认识这个莫名冒出来的俞小爷,不用技术的活儿都请他帮忙。
乐晴看得云里雾里的,这人难道是来窥看厨房机密的?看就看吧!乐晴自视甚高,并不把俞家宝当成竞争对手。
“大师傅,您老是望着我干嘛呢?”俞家宝发现了乐晴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