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白二人起身同作揖行礼道: “多谢王爷。”
“萤石,去淮阳侯府递邀帖,就说本王有急事找淮阳侯宁远。”李牧拿木扇戳了戳下巴,半眯着眼睛,似想到了什么,又召回侍从道,“萤石多带点人,他不来,就把人给本王绑来。”
“绑、绑来?宁远是有爵位在身的侯爷,王爷这么做不好吧。”
杨涧看着李牧不像玩笑话,忍不住出口相劝,心道这要是被那帮御史老头知道,明天参他的奏折能堆满御书房。
“哦,没事。”李牧拉长了尾音,毫不在意,“左右在他们眼里我行事荒唐,难堪大任。我哪天真办了件正经事,也是托了母后的在天之灵。”
邀帖递至淮阳侯府不足一个时辰,淮阳侯的身影就出现在了祁王府的凉亭之内。
李牧提着金丝鸟笼晃悠悠地走到宁远的跟前,笑道:“侯爷来的挺快。”
“哪里,王爷往侯府门口放了那么多人,小侯不来也不行。”淮阳侯宁远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唇。
“啊,原来是这样。本王的府
兵是父皇所赐,没事就爱操练一下,今日本王提议让他们四处走走,这不是一不小心就走到了淮阳侯府嘛。想必侯爷有所误会,勿怪勿怪,哈哈哈哈哈。”
李牧看着淮阳侯有怒不敢言的模样很是舒心,他可没忘记刺杀自己的人马半数都是淮阳侯饲养的暗侍。
“其实今日要找你的不是本王,是亭子里面那二位,你们慢慢聊,聊完了本王的府兵会安安全全地把侯爷再送回府。”
宁远听出了李牧话含威胁,颇有他敢甩头走,就敢让府兵给他缺胳膊少腿送回府,毕竟比起太子的阴晴不定,这看似荒唐的王爷更难应付。
宁远神色阴鸷戒备地望着白裴衍道: “白大人寻本侯来可是为了报复本侯当日让你深陷的牢狱之灾?”
白裴衍拉住欲发作的杨涧,轻笑似嘲讽,不做争辩直接开口道:“找侯爷来只是因为侯爷乃宁家后人,不为其他。”
淮阳侯宁远皱眉不解:“什么意思?”
“下官掌提点刑狱司有除奏谳之外地方所有案件的终审权利,而杨涧乃大理寺少卿。按照我朝法度,疑狱需先经提点刑狱司详察、大理寺详覆。
故我二人手上有足够权利重审敦亲王谋反一案,这些日子我们已经搜集到充足的证据可以证明令尊当年为枉死,现告知于后人。”
白裴衍将要说的话说完,没管淮阳侯煞白的脸色,敛袖起身欲走,他托李牧邀他前来,是按照南渊司法流程需要告知苦主。
至于他害自己深陷牢狱之灾这件事情,朝堂不是江湖,淮阳侯有错自有律法惩戒,他无权剥夺他的生死。日后二人对簿公堂,自己定让他无话可说。
第27章 重审
金銮殿内, 六根红柱盘绕金龙,气势磅礴,南渊皇帝坐在雕镂金漆的宝座上, 俯看百官,文武相隔。
“朕收到密奏说民间流言四起, 全是关于当年敦亲王一案,唐爱卿你们大理寺和兵部当年共同负责此案,你怎么看?”
大理寺卿唐印着紫色官服自左边出列,手里拿着笏板朝皇帝行礼道:“回陛下,敦亲王一案结案已久,许是坊间乱传。”
唐印还未退下,兵部尚书谢程出列。
兵部尚书谢程手举笏板道:“臣兵部尚书谢程不同意唐大人的看法,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臣认为此事蹊跷,敦亲王一案有必要复审。”
话音未落,一人出列, 是淮阳侯宁远。
淮阳侯宁远出列道:“臣淮阳侯宁远有事起奏,臣为宁家后人,臣同意重审此案。”
金漆宝座上皇帝眼睑下压,面带愠色, 声音冷硬:“众卿是都觉得此案该重审?”
此话一出,大殿内瞬间寂静无声,群臣都听出了皇帝并不想此案重审。
祁王李牧回头看着三人,随即不动声色地给白裴衍递了个眼色。
白裴衍会意出列道:“臣提点刑狱公事白裴衍有事启奏陛下。十日晚间臣与大理寺少卿杨大人于郊外破庙发现一具女尸,此女死状凄惨,引民间议论纷纷。数日来经臣与杨大人二人调查发现此女为副将陈易情人, 她的死与敦亲王一案有关。臣同意谢大人的怀疑,敦亲王一案存疑。”
站在白裴衍后方的杨涧心道:阿衍真是跟楚姑娘待久了, 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功力见长了。
杨涧思忖:阿衍这套说辞表面上是说他和自己兢兢业业破案,无意间发现了手里的案子跟敦亲王一案有关,顺便就事论事赞同兵部尚书口中存疑的观点。
暗里阿衍主要想让皇帝知道两点,第一点这件事民间都知道了,压也压不住了;第二点这案子确实有新的线索出现,但还需要调查,就差皇帝老儿你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