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庄蓝:“我确实没有时间来看这些,有这功夫,我不如多翻译几页稿件。”
听到庄蓝说是为了节约时间翻译稿子,黄秋云立即不为难了:“好的,蓝姐,这个忙我帮了。”
“蓝姐,余主任让我告诉你时间定在本周四上午十点,余主任想请你提前一天去。”
庄蓝想了想回道:“没问题。”
黄秋云眉看眼笑:“好的,我让李奇周三下午四点在村口接你,到了市里吃晚饭。”
庄蓝点头。
“蓝姐,你那个小说反响很不错,我们市场部每天都能接到很多电话和来信,这二期故事会的销量居然提高了50%。”黄秋云声音激动得提高了几分。
“真的吗?”庄蓝给她倒着茶水。
“蓝姐,给,你的津贴。蓝姐,你这赚钱速度快赶上印钞机了,羡慕呀~”说完,她眨着眼,乞求的望着庄蓝:“蓝姐,快,把连载稿子给我。”黄秋云一脸的迫不及待。
“我现在是你的头号大读者,我感觉我好幸福啊,蓝姐,这么好看的故事每次我是第一个看。”
庄蓝将准备好的稿件拿给她,黄秋云就迫不及待的看起来,看得又入神又津津有味。
“你先看,我出去一会儿。”庄蓝想着杜知青上次说投稿的事,说黄秋云来会通知他的,没有电话只能亲自跑一趟了。
她刚出门,就看见四五个知青结伴而来,为首是杜元江。
杜元江等人是把出版社的车认熟了的,只要出现在村口他们就能看到。
杜元江将出版社能投稿的事给知青点的知青们都说了,大家都兴致盎然,他们地里农活确实不擅长,但部分人还是颇有文采。
农活不擅长工分就挣不多,这样一来每个人可以分的粮和钱就不多,知青点的知青一年下来分得的口粮只够吃六七个月的,大部份时间都要饿肚子。
“庄知青。”杜元江率先笑着给她打招呼。
他体形纤瘦高挑,眉目清秀,笑容富有感染力。
庄蓝向他点头,然后目光看向跟着他一并来的几人:“跟我来吧。”
杜元江和李知青来过她的院子,其它三名知青还是第一次来对庄蓝这里的布置又是惊赞又是羡慕。
“蓝姐。”黄秋云在沉迷最新的更新中抬头看了几人一眼,又快速的低头看起来,很有废寝忘食的感觉。
“秋云。来给你介绍一下。”庄蓝叫住她。
黄秋云听到庄蓝叫她,立即放下手里的手稿站了起来。
“她是人民出版社的黄秋云。”
“秋云,这几位是二塘村的知青,他叫杜元江,李霞,陈红,周巧。”庄蓝一一为他们介绍。
几人点头问好。
“他们今天主要是来见你的,我把出版社在征稿的事告诉他们了,这次都是来向你们出版社投稿的。”
黄秋云立即露出友好的笑容:“欢迎欢迎。”
几人在茶台前坐下,庄蓝自然是坐主位,给几人一一续上了茶水,洁白柔软的手腕,纤纤玉指,剪得整齐又莹润的指甲,和参加劳作的手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杜元江从她的手指处收回了视线,对着黄秋云一笑,开始洋洋洒洒的攀谈起来。
杜元江学识丰富,进退有礼,面带笑容,幽默谦逊,加上年轻帅气,很容易赢得年轻女士的好感,特别是黄秋云这种情窦初开的小女生。
不大一会儿,杜元江就已经将出版社的投稿规则以及相关内容了解了一个遍,然后几人分别拿出自己的稿子交给黄秋云。
黄秋云收下:“我只是起到信鸽的作用,能不能过稿还得由出版社的编辑审核决定,不过不管能不能成,我都会及时告诉你们。”
。"黄秋云同志,不知现在出版社什么样的稿子容易过?。"杜元江问道。
。"这种,故事类的。。"说着黄秋云这次带来的最新的刊物递给了杜元江。
杜元江一眼就被首页的第一个故事吸引:“这个题材好新啊【我家墙壁通现代】”他打开快速看起来,越看越激动,越看越兴奋。
。"这个故事写得太好了,脑洞很大,故意新奇,充满了想像力,我们的国家如果这故事中这样子那简直太牛了,我为我的祖国骄傲和自豪。。"
“什么故事,我看看。”另三个人快速凑上前阅读起来。
“写得好,写得真好。”虽然没有从头看起,只是中间看了点插播,大家都热血沸腾,拍手称赞。
“作者属名:天蓝云淡。”杜元江抬着眼热切的看着黄秋云:“黄秋云同志,这个天蓝云淡这个作者是谁?我想给她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