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余雪+番外(34)

他讪讪地挠了挠头,想说点什么挽救一下,只听耳畔传来一声微不可察的“……嗯”。

霍晁惊喜地抬头,生怕祁宥反悔似的,赶紧拉着他们二人往东南面的林子去了。

-------------------------------------

戊时三刻,夜色已浓,整个营地却灯火通明,巨大金帐前的一片空地中央,燃起高高的篝火,簇簇火苗摇曳,哪怕是畏寒如崔锦之,在更深露重的夜晚也觉得手脚温暖。

群臣宴饮,推杯交盏,歌舞助兴,此时正是兴致高昂的时候。

令和帝坐北朝南,已是喝的脸颊绯红,高举酒盏,对着满地勋贵和煦地开了口,正坐在下首第一位的崔锦之率先被盘问。

“崔、崔爱卿今年是、是二十了吧?”

由于崔锦之的身体特殊,在这种宴会上,她一般是不碰酒的,最多也就是给令和帝意思意思,喝两口就算了。

是已喝到现在,全场最清醒的就属她了。

听到令和帝问话,她恭谨地开口:“陛下好记性,臣今年二十有一。”

“那是、是时候了。”令和帝大着舌头开口,“可该娶妻了啊。都说你那府上冷清清的,朕、朕看啊,就是没有个人照看你!”

“你每日回府,连口热汤都喝不上!老了,连个送终的都没有!”

……您看看我这身体,像是能活到老的样子吗?

这么大不敬的话崔锦之当然没开口,她心底有些惴惴不安,赴宴前叮嘱过祁宥,可开宴足足两刻钟,祁宥他们三人的位置都还是空的。

幸而皇子的座位都在一品大官的后面去了,暮色深沉,令和帝也无暇去关注。

“你、可有看上哪家姑娘?”皇帝还在喋喋不休,越说越上头,“朕直接给你赐婚!”

第二十一章 不安

令和帝此话一出口,下面的大臣们立刻炸开了锅,崔锦之是寒门出身,多年来一直恪守中庸之道,一心向着皇上。

虽说有时候忠言逆耳,难免惹了皇帝不快,但不能否认,她就是皇帝的股肱重臣啊。

若是谁能把女儿嫁给丞相,就能向皇帝展现自己的忠心啊。

且不说崔相的智谋见识,单单说丞相之貌,朗朗如日月之入怀,肃肃如松下风,让人见之难以忘却。

一群老狐狸,也不知道是真醉还是假醉,心里已经盘算了起来。

崔锦之颇为无奈地听耳边同僚七嘴八舌地开口,突然觉得身上落下一道沉甸甸的,如有实质的目光,她望向这道视线的来源。

顾云嵩随意地坐在她的对面,正直勾勾地盯着她,眼眸里是让人看不清的黑沉深渊,隔着人群遥遥望来的目光,炽热而深沉。

丞相被他这眼神看得莫名其妙,难不成……他想帮自己解围?

觉得自己猜中了的崔锦之暗暗点头,心里感叹,不愧是她多年的至交好友,就是仗义!

她拱手行礼,不温不火地应对:“多谢陛下关心,若真说到娶妻,不如陛下先给定远将军赐婚吧。”

“若臣没有记错,顾将军还要比臣年长几分,臣居于京城,婚事尚可慢慢挑选。可顾将军不久就要远赴边疆,边关苦寒,身边又无知冷知热的人照顾,陛下难道忍心?”

噗嗤——

好几位大人的酒还没入喉,听见了这话,悉数喷了出来,一时间席间咳嗽声不断。

他们不禁暗暗咂舌,崔锦之可真是胆大啊,这全京城都知道丞相与定远将军不和,直接将这把火烧到了顾云嵩身上,他会不会直接砸了酒盏走人啊?

目光交汇中心的顾云嵩慢慢捏紧了手中的白玉杯,暗骂崔锦之真是个没良心的小白眼狼。

他缓缓吐了口气,刚想找个什么借口搪塞过去,只见令和帝已经目光炯炯地望向他——

得,彻底完了。

崔锦之憋笑着听了足足一刻钟令和帝絮絮叨叨地说着“你都二十六还不娶妻生子,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以及“朕将来怎么面对顾老将军”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一同拉扯后,终于问到最后一个环节——“有没有心仪的女子?有什么样的要求?”

诸位大臣已然悄悄地竖起耳朵,就算嫁不了丞相,嫁这手握重权的大将军也是好的嘛!

只见顾云嵩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学识、容貌皆不得低于丞相大人即可。”

众官员:……

连令和帝都干笑了一声,“顾卿的要求属实、属实是不低啊。”

崔锦之此刻已没有心情和他们打闹说笑,方才她悄悄让清蕴出去看了一眼,清蕴回来后只说营帐里没有人。

她略微皱起眉,本来宴请群臣,除了他们这种在陛下面前叫得出名号的,其余人偶尔躲懒也是常有之事。崔锦之只扫上几眼,就知道这筵席中有不少的勋贵子弟没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